附圖是五張精美絕倫,像素清晰到比肉眼還要清楚的專業照片,林小建毫不懷疑這些照片就是方才吃飯吃老半天的張吟拍出來的,除了他之外,還沒見過哪個食客這麼鄭重的對待過這些平平無奇的食物。
拉到評論的最後,後綴裏顯示的“消費後點評”,徹底坐實了這個賬號的身份。
“也不知道他用的是什麼手機,感覺照片比超哥的蘋果7還要好看。”
在林小建的認知裏,蘋果手機最貴,拍照肯定也是最好的,除非是專業相機。不過他剛才偷偷打量,沒看到張吟拿過相機,似乎一直都是用手機在擺弄。
“手機也能拍出這麼好看的照片嗎?”
他隱約有種感悟:想把一家餐廳給經營好,老板會拍照很重要。大眾點評榜單上那些排名靠前的店鋪,一條條精選評論裏,照片都是美輪美奐的,看了就讓人想吃,口水大量分泌。根據網站描述,拍的漂亮的照片大數據會自動幫店鋪整理成推薦菜品,人氣值最高的幾道菜,還會收羅到全縣必吃榜單上,推送到網站首頁,閑來沒事的人一打開程序就能看見。
“有空得琢磨琢磨拍照技術,我這個爛手機,攝像頭模糊的跟打了馬賽克一樣,想要把一家飯店經營好,要準備的設備可不少啊。”
隨著生意越來越好,林小建發現自己急需改進的方麵也越來越多。之前他像是一條鹹魚有一天混一天,都沒覺得自己有多麼不堪,現在有點起色了,反而覺得任重道遠,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
“這個爐子小了點兒,火力太弱,生意忙的時候,溫度老半天上不來。灶也太小了,隻能同時燙四碗,要是能燙個10碗,也不至於忙不過來。”
“我看大眾點評上有些麻辣燙店是用的一個個小鍋,這樣挺好的,一份一鍋,不容易搞錯。幾個網兜放在同一個鍋裏燙,湯太多的時候菜葉會浮起來漂到別人的網兜裏去,丟了菜的客戶不高興,占便宜的客戶也會覺得這菜來路不明不敢吃。不過小鍋一個個盯起來麻煩,得搞個小計時器,跟炸雞店用的那種差不多就行,時間到了會滴滴滴的叫。”
“這個三輪車也小了,要用冰櫃和篷子的話得拉兩趟,還好我這兒離得近,要是在鎮上,每天就得多花40分鍾來回跑,麻煩。”
“座位也太少了,擺五張桌還差不多,不然太擠。不過擺太多也沒意思,燙菜速度快不起來,讓人家幹坐著等反而更糟心。多放兩張桌子就得多占地方,原來的篷子就遮不住了,擺到別人那邊去容易引起糾紛,老劉估計沒問題,但隔壁就不好使了。昨天賣衣服的就和賣鞋子的因為攤位多占了一米吵起來,沒有管製還是不行。”
“也不知道王隊長說的統一規劃什麼時候開始,這麼多小吃攤,一天產生那麼多垃圾,邊上就一個100升的垃圾桶哪裏夠用,裝不下的餐廚垃圾別人幹脆就往邊上亂扔,汙水橫流招了一大堆蒼蠅……”
“泔水也沒人來收,那邊賣酸辣粉的就是直接往陰溝裏一倒,現在倒的人少還沒事,以後倒的多了,下雨天要是滿上來可咋辦?”
……
林小建不想則已,一思考,就發現了好多值得改進的地方,有他自身的,也有夜市整體的。作為最早一批在這擺攤的,他對這裏多少有點兒感情,希望能越辦越好,不希望環境變得髒亂差,到最後坑害的是所有攤主的利益。
“算了,走一步算一步吧,以我現在的生意,就算搬到鎮上麵去,和熱火麻辣燙唱對手戲都不虛。”
在這兒他一天都能賺個三百塊錢,搬到鎮上租個店麵生意隻會更好。但這一切來的太快了,有些不真實,成功主要建立在係統的萬能高湯上,他還下不了決心去換一個陌生的環境。
這種狀態很多小老板和打工仔都有過,明明在這個崗位上已經觸摸到了天花板,業務做到了極限,前麵已經沒有路,想要更上一層樓隻能換個環境,但就是不願意去麵對,輕易不敢脫離舒適圈。
用玄幻裏的話來說就是底蘊不夠,生怕進階失敗,境界不進反退,畢竟主角不是人人都能當的。
“等我再做幾個成就吧,好歹把這邊能收集的好評都給收集了再說,下個好評成就沒準就是1萬,整個風州縣都不知道有沒有那麼多吃麻辣燙的。”
林小建給自己不敢更進一步的想法找了諸多借口,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他走紅的時間太短了,心裏的欲望沒有膨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