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他鬧不明白的是為什麼這家麻辣燙的湯能夠這麼鮮,難道他熬一鍋湯,放了一整箱的雞架?這樣還有錢賺嗎?難不成是因為參加美食節故意把湯熬鮮點,可這樣做又有什麼意義呢,還能把學生都忽悠到風縣去吃麻辣燙不成?

到目前為止,別的史老板都能理解,就是這類似雞湯般香醇的湯底讓他琢磨不透。隻要舍得用料,有時間慢慢研究菜譜,普通人在家也能做出一桌合格的料理。餐飲行業和在家做飯最大的區別就是:如何在保證速度和成本的情況下,保證產品質量合格。

每個人的爸爸或媽媽都會做飯,但肯定不適合開飯店,就是這個原因。在家做一桌飯要1個小時,開飯店的話半個小時不上菜顧客就要退單走人;給家人做飯會選擇最好的食材,但賣給別人吃就要考慮成本,高級餐廳倒閉速度比小吃店快的多。

“菜品質量還可以,但有可能是今天專門去采購的新鮮貨,日常經營,有一兩樣菜沒管到變質了也是沒辦法。”

“不知道他家的重辣是怎麼樣,這湯固然鮮,但麻辣燙不麻辣還是不夠勁。算了,不吃了,反正他就在風院擺一天。”

史老板全方麵分析著林小建這碗麻辣燙的水準,就事論事,湯底的鮮美讓他大開眼界,自己的湯底拍馬也趕不上。小老板如果每天都這麼熬,那得花多少錢買雞啊!

“菜處理的挺幹淨,是個挺仔細的人。”

檢驗一家店的服務水平,就得在他最忙的時候光顧。很多店平時沒什麼問題,一旦忙起來,廚師可能就注意力下降,菜燙的太熟或不夠熟;服務員也許就變得狂躁,叫他理也不理;配菜工沒準就手忙腳亂,髒東西處理不到位。

而這方麵紕漏他都沒有碰到。

“還不錯,看看他在網上的口碑。”

史老板拿出手機,他會用的手機程序不多,大眾點評是其中一個,好像和外賣平台是同一家公司出的,操作模式差不多。

他這個年紀的人很少會用大眾點評,隻是偶爾拿它看看自己店的排名,這是去年一個風院學生教他的。

“小林麻辣燙。”

他慢吞吞的打出五個漢字,搜索框下麵跳出了模糊的搜索結果。

“北山夜市?那裏好像都是工業區吧。”

史老板對風縣的情況不太了解,在這之前,他隻知道風縣有個龍記酒家很出名,上了黑珍珠榜單。

他點進小林麻辣燙的頁麵,往下拉,發現光禿禿的沒幾條評論,看樣子開業沒多久,底蘊和自己差遠了。

“竟然是全5星好評?嗬嗬,找人刷的吧,我都才4.2。”

“給打個4星吧,我想想……菜品不夠豐富,味道太淡。打太低也不好,沒必要故意抹黑。”

本來他沒興趣給別人的店寫評論,但看到小林麻辣燙全滿星好評,史老板心裏有點不太舒服。他自詡是風州第一麻辣燙,覺得沒人能比的上他,哪怕是網站上虛無縹緲的評論也不行。

但惡意差評,他也不至於這麼做,同行競爭,還是應該留點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