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多!?”
翌日,張老板看到林小建發來的訂貨單,不由得驚訝出聲。
“你現在生意怎麼樣了?”
他忍不住問道,印象中小林老板擺攤沒多久,才兩三個月吧?
他跟自己買的第一台冰櫃,好像過去沒幾天啊。
“還行吧,一天2000左右。”
林小建搬弄著設備,隨口說道。
“你一個路邊攤能做2000?!”
張老板情不自禁的加大音量問道:“那你一天淨利潤不得有一千多!?”
打聽別人收入是件挺忌諱的事情,正常情況下他不至於如此失態,隻是一家路邊攤能做那麼高的營業額,著實讓人吃驚。
張老板的客戶裏麵當然有一天能做2000的,甚至七八千上萬的都有。可人家是啥規模啊,你一個路邊攤怎麼比。
滿級玩家一身紫裝可以理解,可一個新手村玩家也一身紫裝,令人難以置信。
“沒那麼多,我菜賣的便宜啊。”
不止一次有人詫異他的營業額了,林小建模棱兩可的說。
路邊攤的固定成本低,不要房租人工,毛利潤約等於淨利潤。如果是張國富、楊亮這些連鎖店,淨利潤就隻有二三成,菜品價格得比他貴50以上才有利潤。
“好吧!”
張老板馬上反應過來,自己實在是太失禮了,轉移話題道:“你下午來我倉庫看下吧,反正你比我還懂,隨便挑,給個成本價就行。”
二手設備特別占地方,市場的門麵那麼貴,肯定不能全部擺上,隻能把最暢銷的幾款放店裏展示,大部分設備都是放邊上倉庫,通過網絡營銷。
對他們來說,渠道非常重要,沒幾個客戶是在店麵轉化的。
“老板,你看我這個錄音機怎麼賣?”
二人正聊著,一個五十歲左右的大媽拎著一款手提式磁帶錄音機走過來問。
00後林小建壓根沒見過磁帶,隻在電視裏看到過
“10!”
張老板隨口報了個低到可憐的數字。
這種古董沒幾個零件能用的,隻有一些裝修風格複古的店會買幾台擺放著當裝飾。
“這也太便宜了吧!當年可是幾十塊錢買的,那時候的錢可比現在貴多了!”
大媽一聽這價,急了。
“哎!現在誰還用錄音機啊!你想賣給誰?丟垃圾堆都沒人撿!”
張老板習慣性的開始貶低貨物的價值,不過他說的也沒錯,這年頭誰還會用這玩意,磁帶都沒地方賣了。
林小建沒管他們討價還價,埋頭把設備全搬出來,整理好攤位。
集市裏麵已經水泄不通,他幹脆把攤擺在外麵,走過路過都能看見。
同樣擺在外麵的,還有棉花糖、手抓餅、糖炒栗子等小吃,這些攤子在外麵可能比在裏麵生意還好。畢竟不是剛需,顧客在一個寬鬆的環境下更有購買欲。
等小林麻辣燙擺好後,大家都注意到了這個畫風不太對的攤子。
“這是誰呀?怎麼這麼早就出來賣飯?”
“他你都不知道?小林麻辣燙啊,北山夜市生意最好的一家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