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驚蟬想了一下,確實是有這件事。當然,這也不能怪他,畢竟這天的事情,一個接著一個的來,弄的他有些頭昏腦脹的。
隻是,要在這個深夜去講聊齋?
這還不報警?
但他既然已經答應了,那麼他還是要兌現的,畢竟人無信而不立。當即,他便半開玩笑的說道:“那我開始說了,你們別跑啊。”
“有什麼好跑的,不如你也與我們說說吧,哈哈。”
一個聲音傳來,虞驚蟬看清了來人,正是單玉通。後麵也密密麻麻的來了很多人,基本上他手下的人,都來了,連石寶也起來了。單玉通望著這排著的屍體,心中感慨萬分。
明明大家都是一起戰鬥的,沒想到他們居然先走一步,這山賊著實可惡。
單玉通正了正衣裳,對著那些英魂恭敬的拜了三下,而其他人見狀,也一起拜了三下,然後圍了一圈,坐了下來。
虞驚蟬整理了一下情緒,便開始講述聊齋第三卷的故事了。
“王聖俞南遊,一夜船停在江心。睡下後,見江中明月如練,他睡不著,便讓童仆為他按摩。忽聽船頂上蘆席發出聲響,像小孩走路的聲音,從船尾過來,漸漸接近船艙門口。王聖俞懷疑是盜賊,急忙起來詢問童仆,童仆也聽見有動靜。二人一問一答間,見一個人伏在船頂上,垂下頭來往艙裏窺視。王聖俞很驚愕,拔劍呼叫仆人們,一船人都醒了。”
“王聖俞講了剛才看見的情形,有人懷疑他看花了眼。一會兒,腳步聲又響了起來,眾人四下裏尋視,渺無人影,隻有疏星皎月,漫漫江波而已。”
“眾人正坐在船上,忽見一朵燈籠狀的青色火苗冒出水麵,隨波飄遊。漸漸靠近船時,火一下子熄滅了,卻有一個黑人驟然冒出,屹立在江麵上,用手攀著船走著。眾人鼓噪呐喊,說:‘一定是這個東西了!’想用箭射它。剛要開弓,黑人忽然鑽進水中,看不見了。眾人詢問船家,船家說:‘這裏是古戰場,詭時常出沒,沒什麼奇怪的。’”
????
這就完了?
這些人當中,除了許玉生與楚山行,還有石寶,其他所有人都沒有讀過聊齋,包括虞驚蟬召喚出來的英魂也是如此。他們並不知道這是個短篇集,還以為是非常長,非常有趣的故事,故而其他人都覺得很驚訝。
石寶有些不可思議,他試探著對虞驚蟬問道:“這聊齋先生,是你?”
虞驚蟬搖了搖頭,否認了。
“我這人好讀書,喜讀書,但不會讀死書。明麵上先生教的那些都是些家國之事,實際上枯燥的很。後來我從一落魄先生處,買得他的這篇文集,頓時驚為天人。但那人也隻是揮了揮手,將這篇文集給我了。文章雖好,但是知之者甚少,所以我便慢慢的向外麵散發出幾章來,卻沒想到意外的火。但是,我也不希望惹來麻煩,也怕打擾了那位先生的清淨,所以我隻拿出了兩卷。我剛才所說的,是第三卷,第一篇。”
“哦!”
眾人恍然大悟,石寶又繼續追問道:“那,那位先生叫做何名?”
虞驚蟬笑了,有些豪邁的說道:“蒲鬆齡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