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清明(1 / 2)

“蒲鬆齡?”

仿佛是對於這個名字很陌生,四周的人也都互相看了下,但好像都沒人認識,包括虞驚蟬召喚的那些人。畢竟蒲鬆齡先生生活的時代,實在是太靠後了,而這樣的體裁,類型,在很多朝代都不流行,甚至是禁止。

虞驚蟬看著他們這樣的表情,自己心裏也有些打鼓,生怕錯了什麼一樣。見其他人對於這個故事的熱度,超過了蒲鬆齡先生的熱度,虞驚蟬懸著的心,也放下了。

他慢條斯理的說道:“那我們開始說第二個故事吧。”

見虞驚蟬又要開始說了,其他人都興奮的豎起了耳朵來。

“第二個故事,叫做魯公女。話說招遠縣有一個書生叫張於旦,性情放蕩不羈,在一座荒廟裏讀書。當時,招遠縣的縣官是魯公,三韓人氏。他有一個女兒專好打獵。有一次,張生在野外遇到魯公女,見她長得風韻娟美,恣態秀麗;身穿錦緞貂皮襖,騎著一匹小馬駒,像畫上的人一樣。回到廟中,每每想起這女子的美貌,心裏總是念念不忘。後來聽說這女子忽然死了,張生悲傷得不得了。魯公因為距老家很遠,便把女兒的靈柩暫時寄存在張生讀書的荒廟裏。”

“張生因為和魯公女有一麵之緣,對她非常崇敬,猶如對神明一般。他每早都到魯公女靈前燒香,吃飯時必定祭奠。每每舉著酒杯對著魯公女靈柩祝告說:‘我才見了你一麵,就常在夢裏想到你,沒想到你這玉一樣的人竟然死了。現在你雖近在我的身邊,但卻如遠距萬裏河山,何等遺憾。我活著要受禮法約束,你死了的人該無禁忌了吧!你在九泉之下有靈的話,應當珊珊走來,以安慰我的傾慕之情。’”

......

虞驚蟬說的有聲有色,旁邊的人聽的也是聚精會神,生怕錯過了什麼一般。

像此等奇誕詭譎之事,光怪陸離之言,對於所有的人來說,其實都算是一種新的認識。

前代聖靈王朝,乃至更早以前的王朝,對於這樣的神仙、鬼怪、妖狐之事,向來是嗤之以鼻。畢竟這些事情,他們都沒有見過,也沒有經過,有的也隻是口口相傳的而已,當鄉野雜談看看還行,上不了大雅之堂。

雲台國,雖稱不得王朝,但是它的屬地卻是遠遠的大於曾經的諸多王朝,這就要歸咎了三大學所定論的正統之說。

他們所規定的正統王朝,是赤溯江為準,占領赤溯江以南地區,皆為正統。而雲台國的前身,乃是原赤溯江以北以上的遊牧民族勢力。後經過元、榮、高、太,四大姓所把持,輪流主政。而如今的雲台國的皇帝,正是太家的太武帝,年號啟元。

太武帝雄才大略,文武皆通。他仰慕於原本的聖靈文化,積極南渡,以原聖靈都城朝天城為主,再將周圍的四城全部連起,歸於雲台國管轄,被世人成為神都。南渡後,全麵推行改革,改服易冠,推崇三學,並積極與原王朝裏的四門八望通婚,大幅度緩和了兩種民族的隔閡,推進兩個文明的交流。

隻是他的支持者,多為前朝大家,還有一些積極向上的年輕人的追捧。而老舊的貴族,不願意南遷,或者對他的政策大力否定的人,還留在赤溯江以北的都城,也稱元都。而那些四門八望的豪族,多集中於原東部地區的奉天城,也稱東都。

太武帝夾雜在兩種勢力之間,難以抽身,所以在南邊設置六鎮,以防範前朝殘餘勢力所建立的另三個國家。而位於六鎮與三國之家的,正是如竹林縣這樣的小地方。作為兩個大勢力的緩衝地帶,名義上是屬於雲台國,實際上三國控製的地方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