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父母這件事 第一部分 自序
自序:甲乙丙丁
甲 您有過這樣的體會嗎?
自從有了孩子,我感到自己不再重要
孩子根本不知道我為他操了多少心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拿我的話當回事
我越來越不知道孩子每天在想什麼
孩子成績很差,這是我不能接受的
我真地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
誰能給我一個“藥方”,讓我知道如何培養我的孩子
乙 您聽過這樣的故事嗎?
故事1:《哈佛女孩》熱賣時,作者劉衛華曾到石家莊做報告,會後與部分家長座談,有一位家長幾次想發言都被其他人搶了話頭,後來終於得到提問的機會,他很急切地問劉衛華:您剛才講的那個通過跳繩培養孩子自信心的故事特別好,我也想學一學,所以我想問問,您買的那個跳繩是什麼牌子的?
故事2:有一位母親,她每天最頭疼的是叫她讀高中的孩子起床,往往要喊上半個多小時,孩子還嫌她煩。當孩子吃飯時,有時候一手拿著筷子夾菜,一手拿著饅頭,可是突然孩子想喝一口粥,這位母親就會拿起小勺喂孩子。當我問起這件事時,她說,孩子的兩隻手都占著呢,我怎麼能不幫他呢?
故事3:三年前,我在上海的一家書店問老板,最近有什麼比較好的家庭教育書。她給我推薦《家長不該說的話》。我打開一看,還真是不錯。正要買,就聽老板對自己的孩子說:一邊兒去,沒看大人忙著呢嗎?
故事4:一位母親帶孩子到中國兒童中心參加英語班,看到因故取消授課的通知,孩子激動得跳起來喊:今天不用上英語班了!哈哈,今天不用上英語班了!媽媽見此怒斥:再喊!再笑!孩子止住了,突然又向前跑了一段,大喊:
今天不用上英語班了!
丙 什麼妨礙了我們成功
Part 1
2005年初,印度恰爾肯德邦坦巴得的一個村莊裏舉辦了一場特殊的婚禮,新娘隻有8歲,而新郎則是一隻狗。原因是這位小“新娘”的上牙床上長了兩顆“狗牙”,根據當地的風俗,這被視為不吉之兆,認為隻有將她嫁給狗才能避免災難。
在新幾內亞東部的特羅布裏恩群島,人們視處女膜為威脅,在女孩子結婚之前,他們通過各種方式來破壞處女膜,用木棒、石雕、鐵棍等,假如請人來破壞,需要付給那個人很高的報酬。因為這被認為是件不吉利和冒險的事情。
…………
達芬奇說:人類最大的蒙蔽來源於自身。
Part 2
戰國時出了一個典故叫“南轅北轍”,就是說如果你的目的地在南邊,而你向北走,那麼你隻能越走越遠。在一個“天圓地方”的年代,人們還不知道向相反的方向前進也可以回到起點;
三國時期,神醫華佗為醫治丞相曹操的頭痛,建議把他的頭顱打開,結果被丞相大人處死。那個時候,即便是韜略蓋世的智者也不知道人的頭顱是可以被打開的;
…………
雨果說:無知結束之時,就是自由開始之日!
Part 3
王選院士曾說:我覺得世界上有些事情非常可悲和可笑,我26歲時處在創造高峰,沒有人重視我,反而有些表麵上比我更權威的人來幹預我,實際上他們確實不如我懂得多,可悲的是人們對小人物太不重視了……我55歲以上就沒什麼創造了,反而每年增加一個院士,大家不要以為院士就是權威,就是代表,這是誤解,現在把我看成權威,這實在是好笑的,我已經脫離第一線五年了,怎麼可能是權威?
出版界有一個共識,暢銷書常常是不經意做出來的。很多暢銷書都是“勉強”出版,結果一發不可收拾,而那些編輯們特別看好的書,賣幾萬冊已經是萬幸了。
…………
孟遷說,在一個崇尚奢華的年代,人們的思維卻過於“簡陋”了。
丁 所以……
家庭教育真正的困難並不在於孩子身上問題太大,而在於父母頭腦中障礙太多。
廣泛的無知、狹隘的觀念、簡陋的思維反映出人們認知的缺陷,這正是家庭教育最根本的困難。假如一個人的“胃”有問題,那麼他吃再多的美食,也無法獲得營養;假如父母自己的認知有缺陷,那麼,再多的知識和建議也無濟於事。因為父母們一切教育行為都是由他們的認知決定的。
所以,我希望本書不僅僅是教育的“美食”,也能幫助父母朋友們健“胃”。
孟 遷
2006年5月於北京車公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