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曆史事件不可能都發生在公元紀年的整數年。基於此,多數學者為慎重見,在引用“前2070年”“前1600年”時,前麵都加一“約”字。對於通過“取整數”而來的夏商始年,曆史事件都發生在公元的整數年,絕對不屬其實。
因此得出,“取整數”與“首席科學家研究決定”有違學術用語,“斷代工程”的成果結論也值得商榷。
“怎麼會這樣呢?教授。”薑雲飛不解的問道。“斷代工程”在當年曾經是家喻戶曉的大項目,人人皆知。
有的媒體甚至把它稱為“中國文化史的最偉大的事件”,超越了明代《永樂大典》和清代《四庫全書》的纂修。
“唉……”古教授無奈的歎了一口氣。
“雲飛,我們常說的中華五千年文明,其實是存在許多的爭議的。國外一些曆史研究機構,在計算中華文明的時間跨度時,也隻是從商朝開始計算,就是因為我們國家在商以前的周、夏,缺乏足夠的曆史證據。
由於夏商周斷代工程缺乏有力的考古實證,公布《夏商周年表》以後,引發了不少商榷批評的聲音。為了彌補這個缺憾,2001年國家開始啟動了旨在揭示中華民族5000年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的重大科研項目“中華文明探源工程”。
而探源工程前前後後進行了十幾年,國家在相關方麵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另外,在幾千年的中國曆史中,中國漢文化曆史發生了三次斷代,從而導致中國的曆史記載,存在著許多充滿爭議的人物或事件,更不乏有許多的曆史記錄是空白的。”
“雲飛啊,你知道中國曆史有多少懸而未決的事件嗎?秦始皇之死,傳國玉璽的下落、隋煬帝是否弑父殺兄、李淳風和袁天罡的《推背圖》之謎、武則天之無字碑、“金匱之盟”、“斧聲燭影”、建文帝的下落……”
古月楓很激動,一口氣說出了中國曆史上許多的未解之謎,這些事件都是時至今日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任然存在重大爭議的事情,也是讓他這麼多年耿耿於懷,竭力想弄明白的事情。
作為一個曆史工作者,還曆史一個真相,應當是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吧,但是,受製於種種原因,時至今日,中國曆史上卻仍然存在許多的謎團,得不到一個明確的結論,這,是讓他難以接受的。
“老師也不要太過傷感了,有些事情並非是一朝一夕,一人之力可為的,畢竟,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曆史長河,存在這許多的難解甚至是無解的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你老人家就不要過於自責了。
近年來,隨著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的飛速發展,相信這些存在疑點的重大曆史問題,終將會得到一個圓滿的答案的。”古教授每次提到國家的曆史問題時,都會忍不住的感慨不已。薑雲飛不忍心古教授太過傷感,趕緊出言勸慰幾句。
“但願吧,這些年我們的國家變得富強了,國家在關於考古方麵的技術、政策、經濟等的扶持力度也越來越大,是好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