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媒妁之言(1 / 2)

至此,淩虎的冤情得以昭雪,依《開皇律》,柳氏被判決淩遲處死,她的表兄也被斬立決為淩虎償命。

判決結果出來後,人們遠近聽聞,無不拍手稱快,這一樁冤案終於告破,那淩飛終於大仇得報,喜不自勝,在大牢之中叩頭不止,隻為感謝獨孤縣令為他兄長平反冤情。

此案之中,淩飛提供的線索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為案件的偵破做出了突出貢獻,獨孤不悔在上交州府的結案報告裏詳細描述了他的功勞,有意為他開脫,希望可以對他從輕發落。

---------------------------

易陽縣城外數十裏的相家莊柳府裏麵正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府裏上上下下都洋溢著快樂的氣氛。

十裏八村的人都知道,這是當地的大富豪柳員外要嫁女兒了,正在布置府邸,準備大辦喜事。

聽別人議論說,這柳員外曾經在北周做過官,早些年也是顯赫一方的大人物,隻是後來北周朝政日益黑暗,官場之中相互傾軋,他早已厭倦了這種爾虞我詐的把戲,再加上年事已高,才辭官歸隱。

但據說身上還背著一個員外郎的官銜,卻不知道是真是假了。有人曾經向他考證過,他也隻是一笑了之,不予回答。

而此時,就在府裏到處忙忙碌碌的時候,柳員外發現這府裏前麵置辦的喜慶之物不太夠用,管家又抽不開身,於是便讓自己家的護院劉五趕緊趕幾輛車去易陽縣城再采購一些東西回來。

劉五不敢怠慢,趕緊招呼夥計們準備車馬,往縣城去。

就在大家忙忙碌碌的時候,一個眉目俊朗的年輕小夥計從西廂房裏溜出來,打算往後院走。可剛走兩步,就見一個丫鬟跟上來,急切的說道,“小姐,你不要胡鬧了,馬上就是你的大喜之日了……”

可還沒等丫鬟說完,那個年輕小夥計卻是轉過來,狠狠瞪了丫鬟一眼,隨即做出禁聲的動作,然後悄聲道,“你快回去,我去去就回,不準聲張,否則本小姐定然饒不了你!”

說罷,揚長而去,徑直往後院走去,全然不顧身後丫鬟的哀求之聲。

卻原來這俊俏的小夥計正是柳員外的千斤,柳家小姐柳如玉,也是數日後柳家喜事的新娘子。

隻因為她年方二八正青春,卻要被嫁給一個臨縣的大地主家的兒子,兩人從來都不曾見過麵,現在卻要馬上拜堂成親,結為夫婦,叫她怎麼能不煩心。

她心裏一千一萬個不願意,卻是無可奈何花落去,畢竟在這個三從四德的封建社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已經把這門親事給定了,她一個女孩兒又能怎麼樣呢?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於受到封建製度和嚴格的等級製度影響,又有“孝道”兩個大字壓在肩頭,封建主義製度下的少男少女隻能唯命是從。

民國時期的大才子胡適曾說過,西方主義的婚姻是自造的,而中國式婚姻是舊式名義造就。

就是說中國的婚姻,都是在夫妻雙方的相互遷就,相互忍耐之中,不斷磨合,相互磨去菱角妥協商量中完成。

然而,古典東方的婚姻悲傷美感在於,男丁誌學之年,女娃豆蔻年華,僅僅憑借一紙白紙黑字的婚書,把男女雙方聯係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