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之道(1 / 3)

生意之道

秦茹雲進屋就嚷嚷道:“二奶奶你給評評理!婉兒要把姑爺送來的聘禮都帶走當嫁妝,你說嫁妝的事情,是女兒說了算,還是我這個當娘的說了算呢?”

七娘鬆了一口氣,感情這秦茹雲不是和媳婦發生衝突,這次是和蕭婉兒較勁呢!

七娘正在吃點心,忙給秦茹雲讓了坐,親手拈了一塊茯苓糕給她吃。秦茹雲擦了手,隻吃了一小塊,情緒還沒平和下來,“我做姑娘的時候,什麼事不是聽娘的?你看看現在這女孩,還有規矩嗎?婉兒和姑爺核著要租房子,我說讓他們和我住到一起,也省得花房租了。人家不聽呀,偏偏受劉嬌杏的鼓動,說要把杏兒的秋香院租下來一半。你說氣人不?這不是好心當做驢肝肺嗎?”

七娘聽明白了,秦茹雲為兩件事情窩火,蕭婉兒不僅要把竇尋送的所有聘禮當做嫁妝帶走,還不領老娘的情,寧願花銀子租房子住,也不占老娘的便宜一起住。心裏暗讚蕭婉兒心裏是個有主意的,秦茹雲那臭脾氣,不在一起過真是太明智了!

隻是秦茹雲的脾氣發到七娘這裏,真是煩呢。杏兒也真會過日子,覺得三口人住一個大宅子太浪費了,讓給蕭婉兒一半,她就可以少交一半的租金了。

七娘勸道:“蕭姨媽,不是我說你,你咋就那麼願意操心呢?年齡大了,操勞一輩子了,咋就不知道享享兒女的福呢?”

秦茹雲用絲帕擦著眼角的淚,“我還有什麼福可享呢?媳婦不聽我的話分出去過,也就罷了。碰巧女兒是沒婆婆的,原指望能聽我的,也是這個鬼樣子,我這輩子是命苦啊。”

竇寒生不好插嘴,隻得低頭喝茶。他真不知道秦茹雲想要享的福是什麼?說她命苦,早年要是這麼說是對的。年輕時就死了相公,她辛苦帶著一雙兒女過日子。現在兒子能賺錢養活她,女兒又沒婆婆,女婿當個寶似的把蕭婉兒捧在手心上,住得又這麼近,從蕭家步行到秋香院也就是半盞茶的功夫。

秦茹雲是不知道惜福呢,不僅她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搞得兒女也不好受,何必呢?真是想不通。

七娘又勸道,“誰不誇黎哥找了好媳婦,婉兒嫁了個好相公呢?你這樣的要是命苦,別人就不要活了呢!兒子女兒都住得這麼近,不說過年過節,就是平常得日子,不用喊,都過來看你了。黎哥還給你添了兩個丫鬟,一日三餐都有人照料你。想女兒了,就過秋香院去嘮嘮嗑,想兒子和媳婦了,也是一樣。多美的小日子,怎麼就想不開呢?快別哭了,說出去讓人笑話。”

常言說得好,守什麼人學什麼人,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思。秦茹雲聽七娘這麼說,心裏亮堂了許多,這幾天讓蕭婉兒把她氣的,一夜夜的睡不著。

婉兒不和她一起住的事情,總算是相通了。可嫁妝的事情秦茹雲還是憋氣。“女兒的嫁妝當娘的居然還說了不算?這件事拿到哪去也說不通。”

七娘問道:“婉兒是讓你在聘禮的基礎上添箱嗎?”

秦茹雲說:“那道是沒有,不是銀子多少的問題,我隻恨她不聽我的。”

七娘在心裏感歎,遇到這麼個事兒媽真是夠受的啊。婉兒不需要添箱,隻是想把竇尋送的聘禮當嫁妝帶走,這多省心哪。秦茹雲就這麼一個女兒,按理說心疼還來不急呢,怎麼就不能讓女兒開心快活呢?一家人樂嗬嗬地多好,咋就那麼願意生事呢?

七娘又勸了一陣子,也不知道秦茹雲聽進去沒有,但從臉上的表情能看出來,比來的時候氣消了不少。七娘趁機說了給蕭家穩鍋送的賀禮,一樣都是兩份。植物有秦茹雲房裏的一份,青菜和幹菜也有她的一份。

秦茹雲像小孩子似地笑了,“還是七娘惦記姨媽呢!”

七娘在心裏感歎,這秦茹雲是讓蕭黎給慣壞了,平日裏把老娘當孩子哄,慣出了這麼多臭毛病來。

送走了秦茹雲,七娘回到房裏看酒肆的賬本。這兩年酒肆的生意一直不錯,是七娘這三個作坊裏邊最賺錢的。可是,近幾個月來物價飛漲,酒並不是生活必須品,許多人家日子過得緊巴了,少喝酒或者不喝酒了。再加上又是淡季,生意自然有些慘淡。

七娘在心裏算計,中秋節過去了,離過年還有些日子,這些天要是不盯緊點,弄不好這幾個月酒肆的利潤就會是負數,正好趕上竇寒生在家裏,陪她走訪一下客戶。

竇寒生說:“好啊,你把客戶名單列出來,我也趁機熟悉一下。”

七娘道:“那些不欠賬的,運營良好的,還有剛進過酒的,就不去了。”

竇寒生一頭霧水,“運營好的為什麼不去呢?不應該增進一下感情嗎?還有,剛進過酒的客戶為什麼不去?”

七娘笑道:“每個客戶心裏都明白得很,供應商要是主動上門了,那必定是生意做得艱難了。人家既不欠款,正常地運營著,就不要沒事找事。至於那些剛進過酒的,一般家進一次貨也能賣上一個月,下個月市場行情怎麼樣也沒法預料。先不用理它,萬一下個月市場火了,供不應求的話,不用找自然是主動上門了。如果依舊低迷,等貨快用完的時候再聯係也不遲。”

竇寒生很讚成七娘的說法,“你是有一套生意經的,我還得跟你學些日子。”

七娘很快把要拜訪的客戶列了個詳單,還畫好了出行的路線,“明天我們兩個爭取拜訪五戶,至多有個三兩天,就都拜訪完了。”

竇寒生看了那張路線圖說,“正好路過於家糝館,我們兩個明天不在家裏用早膳了,到於家糝館去喝糝。每天子夜的時候,於家熬出第一鍋糝,我們兩個起不了那麼早,淩晨的時候去就行了。”

於家糝館是京城有名的早餐小吃,一碗熱糝配以油條、燒餅、烤排等食用是美好的早餐享受。喝糝有四大講究,即熱、辣、香、肥。糝有牛肉糝、羊肉糝、雞肉糝三種,以羊肉糝最為普遍,雞肉糝為珍。

七娘隻是聽說過喝糝的風俗,還一次都沒有吃過呢,用腦袋沒法想出糝是什麼東西。聽了竇寒生的提議,自然躍躍欲試的。

“好啊,雞叫第一遍我們就出發,先去於家喝糝,喝完糝馬車再行駛一會兒,到第一個客戶那裏時辰正好。明天要拜訪的這幾戶,都離得很近,如果順利的話,不到用午膳的時候就能往回返了。”

淩晨要起早,小兩口早早地睡下了,天剛蒙蒙亮就乘上了馬車。街道上隻有寥寥無幾的行人,到了於家糝館門前卻不一樣了。屋裏屋外都坐滿了人,據說即便是飄雪的日子,也是要在外邊喝的,因為屋裏的桌椅在高峰期,總是不夠用。

七娘見老板站在糝缸旁邊的凳子上,足足離地半米多高。缸是坐在爐子上的,缸裏的糝基本上是在沸點上,否則不燙了,味道會大打折扣。真正操守規矩的糝館,也是絕不會給顧客不燙的產品,這是要砸招牌的。糝的競爭也很激烈,有的地段幾十米就有幾家糝館,有的顧客盈門,有的卻門可羅雀。

看來舀糝也是講究技巧和力道的,老板手裏握著一柄長茶壺狀的勺子七娘前世咋電視劇裏見過,在保證溫度下高效率的舀糝,也是非常不易的。

七娘要了一碗羊肉的,竇寒生要的是牛肉的。老板又問是否衝雞蛋?回答說要。衝雞蛋就是在舀糝的時候,老板揀起一個生雞蛋,磕到碗裏,迅速用筷子攪開,然後舀起糝由低至高“嘩”地澆上,蛋花就立馬起來了,夾在糝裏顯得格外濃鬱。

然後老板迅速地放上醋,麻油,夾一筷子肉雞肉是肉絲,其他是薄肉片遞過來,竇寒生便以最快的速度端到桌子上,以免燙手。

小兩口坐到外麵的矮桌旁,一人一碗糝,另配上一盤油條,幾隻烤排。七娘沒想到簡單的一碗糝喝起來如此誘人,羊肉片在高溫的糝湯的浸潤下,在胡椒的熏陶下,隻有沁脾的香氣,一點也不膻,就連肥羊肉片也不膩,夾到嘴裏,肉片便馬上融化了。

在前世的時候,七娘吃過西安的羊肉泡饃。沒吃慣的人感覺羊湯有些膻,羊肉也有些硬,可是要是喝了於家的糝,羊肉泡饃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一碗糝喝完了,七娘頭上冒了汗。喝糝的人比剛才還多,屋外也坐滿了人。桌椅也不夠用了,七娘和竇寒生剛站起身來,就有人把凳子拿走了。

兩個人上了馬車,竇寒生見七娘吃得心滿意足的樣子,說道:“糝好喝,就是簡單點,要是京都裏有個檔次高點的糝館就好了。”

七娘笑道:“檔次要是提高了,就沒有這種小吃的味道了,我倒是很喜歡坐在屋外喝糝的感覺呢。等初冬的時候我們再來,趕上飄小雪的天氣,坐在屋外邊和糝,一定別有一番風味。”

兩個人到了第一個李姓客戶家的時候,人家剛吃過早飯。京都裏不少這樣的酒家,前院賣酒,後院住人,生意和生活都在一起。兒子長大了,也會繼承賣酒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