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相談甚歡,像是多年的故知,實則是隻見過幾麵的朋友,而在之前有限的對話中也全都是和工作有關的話題。
邊聊天邊等待,直到這些紅葡萄酒全都在氧氣和時間的雕琢下“展示了現階段的真身”。
葡萄酒是有生命的,就像我們人類一樣,也會經曆從稚嫩孩童到孱弱衰老這一係列的過程,而在這不同的過程中我們所能“認識”的葡萄酒的滋味也不盡相同。但是有經驗的品酒師可以從這些過程中判斷出葡萄酒的經曆(釀造工藝)、成長軌跡(香氣口感的變化)以及預測其生命的長短(葡萄酒的適飲期——建議在適飲期內飲用口感、風味最佳,否則一切會走下坡路)。
Sky和林恩對每一款“展示了現階段的真身”的葡萄酒做了詳細的描述,這些描述被稱之為“品酒筆記”,它記錄了葡萄酒的外觀顏色、香氣和口感特征、建議配餐、對產品目前狀態下的醒酒時間建議。
Sky會把這些文字統一整理出來,然後加上這些年份酒當年的年份條件以及他采用的釀造工藝對產品的口感、品質所帶來的影響作為培訓內容輸出給公司全員還有客戶們。
還有兩款白葡萄酒,林恩把兩支白葡萄酒分別拎出來用手探了下瓶溫,“嗯,溫度可以了。”
白葡萄酒需要冷藏飲用,這還要根據酒體、工藝等來判斷具體冷藏的溫度是稍低還是稍高。這兩款酒中一款是輕盈型、未使用過橡木桶的白葡萄酒,還有一款是貴腐酒,二者的飲用溫度在8℃為宜。
這兩款白葡萄酒Sky選擇了使用螺旋蓋包裝,這是一類不需要酒刀、徒手便可開啟的酒塞。用這樣的塞子是釀酒師不想讓取材於樹皮的軟木塞因其“木質感”來打擾到自己的作品,因為木塞包裝的葡萄酒多少會有點風險,雖然概率很小,但不用則可完全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木塞汙染會給葡萄酒帶來類似於發黴的紙殼味兒。螺旋蓋又因為透氧率(可以理解為密封性)更好,可以讓葡萄酒“展示真身”的進程得以延長,也就是說它可以適當延長葡萄酒的儲存期限,保持葡萄酒、特別是白葡萄酒有更長的新鮮飲用期限,實為上佳之選。
Sky直接用手擰開了瓶蓋,這讓林恩“詬病”了他一番。
“釀酒我是肯定比不過你了,但是開酒我還是很專業的,鑒於釀酒環節我沒有什麼可‘傳授’於你的,我就把開酒的畢生所學教給你吧。”林恩不想說得很尷尬,竟妄自要當起Sky的師父來。
林恩比量了一下白葡萄酒的開法——一手握住瓶口,另一隻手握住瓶底並順時針轉動,這是開啟螺旋蓋的正確方式。然後可以用手擰開已經被剛剛的動作擰斷連接扣的瓶蓋,或者加入些表演因素,把擰斷連接扣的螺旋蓋放在另一隻手臂的肱二頭肌上,擦著衣服向自己同手臂的手心方向滑動,這樣瓶口到達手心的位置時螺旋蓋正好被完全旋開並落入掌心。
林恩把自己手中這瓶酒遞給Sky,讓他演示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