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2015年,15年時間過去,1.25L包裝的可樂,僅僅是漲價0.3元。
有人分析說是可樂的市場在華夏不斷擴張,從2000年隻是流通在縣城或以上市場,到下沉到各鄉鎮、村莊市場,銷量不斷擴大,產能不斷提升,所以才能消化掉15年來通貨膨脹產生的成本。
但同樣有人在說可樂行業的利潤可能達到了百分之一百以上,因為不管市場渠道怎麼拓寬,自動化生產怎麼節約成本,原材料上怎麼使用廉價的糖精和食品添加劑,也絕對省不過人員工資的漲幅、運輸成本的漲幅、還有逐年增加的廣告費。
尤其是人工成本和運輸這一塊,2000年的時候,粵省灌裝廠工人月薪不過四五百塊錢,2015年的時候,人員工資已經達到了兩千多塊錢,足足增加三倍有餘。
再看看運輸,2000年的汽油才兩塊二毛五一升,2015年已經六塊多了,漲幅增加接近兩倍。
廣告費就更不用提了。
一線城市隨處可見的可口可樂廣告,廣告詞從‘心在跳!我們努力活出真精彩!’,到2015年的‘你想和誰分享第一口可口可樂!’,每一個廣告牌都在人流量密集的地區,貼著‘可口可樂’的冰櫃在士多店和超市無一錯漏地擺放。
百事可樂也差不多,隻不過人家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的做法,給可口可樂來了個包餃子策略,同樣都需要付出昂貴的費用。
所以方啟博此時就將目標重點瞄準在這四個企業身上,目標:三個億。
而且隻要完成這次的廣告招商,一旦公布出去,啟博科技的營收能力將再次得到印證,對接下來要進行的融資談判也有著非常好的助力效果,可謂一舉兩得。
想到這裏,方啟博對蘇豔紅說:“紅姐,明天幫我約這四家企業的負責人,我要親自跟他們談。”
蘇豔紅心領神會地點頭:“好的,明天我一早就約他們過來。”
汪小菲卻提出一個問題:“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的關係就跟麥當勞跟肯德基一樣,都是死對頭,你一下子把兩對冤家約在一起,就不怕出問題嗎?”
方啟博微微一笑,“我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隻要他們其中一方不願意接受方案或者砍價,我立即就會換下一家,如果兩家都同意,那麼正好,價高者得的規律全世界通用,他們自然明白這一點。”
蘇豔紅此時也附和地說道:“其實這樣的方案不管對這幾家公司任何一家來說,都是十分劃算的買賣,隻要他們用正常的思維邏輯來看待,都可以看出合作的價值,而且越早簽約越好,因為早簽早上線,早推廣。”
汪小菲此時露出一副財迷的表情,“那我就等著數錢了。”
方啟博笑道:“數錢歸數錢,千萬不要數到手抽筋,不然我會把這些鈔票給撕成兩半,丟給外麵的流浪漢當草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