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名震華北
千織百輝有一個很文藝的名字,也有一顆很文藝的心。
出身京都伯爵家族的千織百輝在16歲時就以一首現代詩震動京都詩社,如果讓他繼續按照自己的意願前進的話,他很可能成為一名極富才華的詩人,隻可惜家族的使命注定了他無法像普通的文藝青年那樣,在山水和美酒間流連。
20歲的時候,就被家族送入士官學校就讀,花費了8年時間,從見習少尉成長為一名陸軍少佐,這對於普通人來說,屬於晉升極快的,但對於一名貴族,算是落後了。
這和誌不在此的千織百輝的心態自然是有著不小的關係,已經算是家族邊緣人物的陸軍少佐在戰爭開啟之後,也沒有得到進入甲種師團鍍金以便更快速度加官進爵的機會,反而成了108師團這種二線師團裏的一個少佐大隊長。
這次被旅團長親自點名率部繞行中國軍隊後翼,千織百輝內心其實還是很感激的。
雖然對行伍之事不太感興趣,但不代表千織百輝不通人情世故,他知道苦米田四郎這是給他立戰功的機會,同時也避免了率部在一線苦戰!
要知道,他們的對手可不是普通中國軍隊,而是108師團的苦主之一的四行團,但凡是遇見這支部隊,108師團就從來沒有全身而退過。
一個少佐在普通大頭兵心中還是個人物,但在四行團那邊,人家甚至都不屑於拿少佐的頭顱當戰利品,因為實在是宰的太多了,或許隻有大佐級別的人家才能看得上眼。
所以,對於此戰,千織百輝還是很盡心盡力的。
不僅身先士卒手持砍刀披荊斬棘,甚至還不惜尊貴的少佐之身跳入山澗和普通士卒一樣抬木頭架橋,也正是在他這種舍身忘我精神的刺激下,他麾下的步兵大隊才能在地形如此險峻的大山裏花費2日一夜的時間行軍十幾公裏,眼瞅著就要繞行到青石岩後方對中國軍隊實現合圍。
一旦從四個方向對青石岩區域的中國軍隊發起進攻,那裏的中國人就會顧此失彼,再頑強的抵抗也會成為徒勞!
赫赫戰功,就在眼前!
於是,就在這個夜裏,站在一道山梁上看著漫天繁星,日本陸軍少佐詩興大發,以母語高聲吟詩一首。
翻譯成中文的話,其大意就是:今兒晚上的星星那麼亮,成為指引帝國勇士殺敵的明燈,那些飛濺的鮮血將成為帝國官兵胸前最美麗的花朵.
文藝的陸軍少佐不知道,在中國未來的互聯網上有句俗語:反派往往死於話多!
他吟的這首詩包含多少才華中國人不知道,但中國人卻知道,自己頭頂上,竟然有日本人。
特喵的,距離竟然絕不會超過40米!
帶隊的楚少雲中尉當時就一腦門汗!
原來,雖然是奇葩編製行軍,又在自己團駐地區域內行軍,但楚少雲好歹是正規軍中尉,依舊按照軍中慣例組建了偵察兵。
唐團座在教導大隊的一節戰術課後的一段告誡一直讓楚少雲記在心中:人生很漫長,也很短暫,失誤和錯誤將會伴隨每個人這漫長而短暫的一生,那是普通人生常態。但唯獨抵達戰場的指揮官,沒資格也不能擁有這個常態,因為他犯下的每個錯誤和失誤,都必須用戰友寶貴的生命去彌補!
所以我希望你們,不管是營長、連長、排長或是班長,在每一次指揮作戰時,都慎之又慎!
你、我以及戰友們都有可能死去,但絕不應該死於自己指揮官的愚蠢!
因為保衛排已經基本被打散編入各連排擔任基層軍官,楚少雲最多隻能抽調10人出來組成尖刀班,由他自己親自帶隊,那應該也是1300人中唯一的正規步兵班。
這個時間點,正是經過一夜一日趕路後,終於背負著沉重裝備趕到距離青石岩3000米的二道梁的兩個半連宿營不到2小時的時候。
所謂二道梁,自然是由兩道山梁組成的地貌!
兩道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組成的山梁斜坡近80度近乎筆直,除了黃羊幾乎沒有生物能在其上落腳。
但二道梁之間卻有著一個可以行人的便利小道,而且二道筆直山梁之間有著超過250米還算平緩的山坡,山坡上還算茂密的灌木叢深達近一米,站在千米之外看過去,就像是一個被兩道筆直山梁夾著的平坦草原,成為當地獵人秋天時狩獵野雞、野兔的必選之地。
雖然灌木叢內荊棘叢生,還有眾多蚊蠅,但有足夠草木遮擋以及還有山坡上散落的各種大石頭做掩體,縱算遇襲也有一戰之力。
所以,在黃昏之時抵達二道梁的輕機槍連和槍榴彈連以及一個步兵炮排在小何老師的力主之下,選擇了以這裏當宿營地,隻等明日拖著沉重戰防炮和步兵炮抵達的連隊彙合,就向青石岩陣地進行支援。
那些惱人的蚊蟲,部隊裏的那些民兵都是太行山本地人,自然有專門的藥物進行驅散,沒了蚊蟲叮咬,疲憊的人們也算是能正常睡上幾個小時,養精蓄銳等待明日進入戰場。
沿著二道梁一直向前偵察了超過1500米的楚少雲等人亦是疲憊至極,於是11人躲在一塊巨石之下形成的天然岩洞裏小憩,打算恢複點精力再行返回宿營地。
沒想到這都還沒睡著,就從頭頂上傳來一陣亢奮的嘰裏哇啦,直接把11名精兵都給驚著了。
這裏,也有日本人?難道是傳說中的日軍特工隊?
然後,伴隨著一聲聲低沉的軍令,不斷有沉悶的腳步聲傳來,被薄紗捂住削弱不少的手電筒光星星點點映入悄悄探頭觀察的陸軍中尉的眼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