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名震華北(2 / 3)

一隊隊日軍從二道梁一處低矮山丘越過進入二道梁內部還算低矮平坦的灌木叢中。

“我的個親娘哎!這特麼至少有一個日軍步兵大隊!排長,咱們得趕緊通知何廠長他們轉移。”一名上士瞪大眼睛,驚聲在楚少雲耳邊提醒。

陸軍上士原屬67軍,也是個經曆過鬆江大戰的老兵,啥樣的戰場都見過,但當看到一個千人級別的日軍步兵大隊距離自己人不足千米,依舊是汗毛豎起。

不是一個日軍步兵大隊戰鬥力有多強,而是他對自己那些幾乎由學生、工人、民兵組成的兩個半年沒有太大信心。

尤其是在楚少雲的瘋狂編製下,無論輕機槍連還是槍榴彈連,基本沒有步槍。

比如一挺輕機槍,擁有主射手一人,副射手和彈藥手各一人。三人中,主射手負責攜帶重達10公斤的輕機槍、鋼盔等個人物資,副射手和彈藥手負責攜帶所有彈藥,並還有工兵鏟、食物、清水等物資,戰鬥時,副射手和彈藥手還要能最快速的為主射手構築野戰工事。

平均每人負重都在15公斤以上,哪還有多餘力氣攜帶步槍、手槍這種槍械,三人最多隻有一把黑星手槍和2個彈匣!

說白了,這個1300人組成的純重火力部隊,壓根兒不具備近戰能力!

“轉移?”楚少雲臉色剛毅。“往哪兒轉移?而且等我們跑回去通知,日本人都已經向那邊運動了,大幾百人轉移那動靜,你以為日本人是傻的,看不到還聽不到?”

“那咋整?就這麼等著也不是個事兒啊!等到天亮,被日軍發現更麻煩!”陸軍上士臉色像是苦出了水。

二道梁之間的山地,最遠相隔不過250米,蝗蟲一樣衝過來的日軍幾乎用不了一分鍾即可抵達,那場麵僅是想想就令這名老兵頭皮發麻。

“咋整,幹他個狗日的!”楚少雲卻幾乎沒有猶豫,當機立斷下令。“去兩個人,通知澹台處長和何廠長,趁日軍不知情且立足未穩,我們輕機槍連、槍榴彈連借助灌木叢掩護,沿二道梁方向前進700米,而後集火射擊,步兵炮則改增大仰角,用類似迫擊炮模式炮擊,目標就是我陣地方對麵,隻要不把炮彈丟到自己人腦袋上,隨便他們怎麼打!

告訴他們,無需節約彈藥,就是給我朝前方射擊,主射手犧牲,副射手頂替,副射手陣亡彈藥手上!此戰,不是敵死就是我亡!”

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大抵就是如此了。

楚少雲或許做出了自己這一生最正確的抉擇,沒有之一!

剛激情優雅的吟完詩句的千織百輝壓根沒想過自己會在中國人的陣地後方遭遇中國人,而且是大幾百中國人。

更令人痛苦的是,是擁有高達100挺輕機槍和120具槍榴彈以及6門步兵炮的幾百中國人。

反觀日軍裝備的‘重’火力呢?以日軍步兵中隊編製為例,一個日軍步兵小隊兵員55人,裝備擲彈筒2具、輕機槍2挺,一個步兵中隊擁有3個步兵小隊,那就是6具擲彈筒和6挺輕機槍,剩餘基本都是步槍和南部十四式手槍。

千織百輝此時為輕裝步兵大隊,除了千辛萬苦帶了3挺重機槍,其餘重機槍和步兵炮、迫擊炮,全部被放棄!

也就是說,千織百輝此時率領的6個步兵中隊所具備的火力,擁有36具擲彈筒和36挺輕機槍以及數百杆步槍!

但最致命的,還真不是連射火力和重火力上的差距,而是此時日軍一無所覺,翻山越嶺連夜間都要行軍而疲憊至極的日軍完全喪失了警惕性。

他們不僅沒有像往常一樣派出偵察尖兵,甚至都沒有挖掘野戰戰壕,隨著進入二道梁地區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就是沿著二道梁分布開來,以步兵中隊為單位,隨意的找了一片空地,鋪上單兵行囊,就打算進入夢鄉。

長達700多米的二道梁夾縫中的山坡上,湧入了6個步兵中隊和一個重機槍小隊以及一個工兵小隊,雖稱不上熙熙攘攘,那也算是熱鬧的很。

而此時的日本人做夢也沒想到,在他們對麵山坡的草叢中,幾百用毛巾捂著口鼻的人正貓著腰從灌木叢中悄悄前進。

四行團現在還沒有裝備作戰靴,無論官兵,基本還是穿著老鄉們加工出的布鞋,也正是這種軟底布鞋,減輕了行動的聲響。

用毛巾捂住口鼻,也是為了避免枝葉碰到口鼻引起咳嗽和噴嚏這些人體本能反應,甚至許多人在老兵的要求下口咬著木棍前行,那也是為了避免這些。

雖然草叢中時不時有野雞撲棱著翅膀飛出,但由於對麵日軍發出的聲響,這都屬於正常現象。

若不是千織百輝下達過軍令,絕不能輕易開槍,指不定還有日軍開槍打幾隻野雞打打牙祭的心思。

雖然夜色深沉,但無需中方士兵們辨別對手的具體位置,日軍的手電筒從200多米外看去,就像是天上明亮的星辰,是最好的明燈!

你別說,這倒是和先前千織百輝激情吟誦的詩句應和上了。

然後,還在夜觀天象的108師團最具浪漫主義的陸軍少佐就看見了自己這一生都難以忘懷的奇景。

猩紅色的彈道,猶如一場澎湃的流星雨,徹底掩蓋了來自夜空星辰的光華,鋪天蓋地的砸向自己的宿營地!

再然後,才是震耳欲聾的“噠噠噠!”“轟轟轟!”聲響。

“敵襲!”都還在嗓子眼兒,千織百輝就感覺到一陣劇痛傳導至腦神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