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嗚咽城(1 / 3)

大明北方的軍餉,屬京營和遼鎮最高,月銀一兩六錢四分,米一石,鹽菜銀二分,扣除火耗和踢鬥,領到手已不足一兩四錢,低到發指,可即便如此,民窮財盡的大明,依然常年拖欠軍餉。

對行伍之苦感同身受的張士奇和呼延用一合計,開出三兩、五兩、八兩和十二兩外加精米一石的豐厚月餉;告示一經貼出滯留關門的鬧餉西兵蜂擁而至。

隻一天不到,呼延用按大明軍神戚繼光的選卒標準,專挑三十歲以下,長手長腳,肌肉結實,老實巴交,畏將怕官服從指揮,具備二愣子潛質的青壯招募了百餘。

一百五十多條大漢,張士奇心滿意足,準備就此打住,尋個安身之處再說。

呼延用堅決不準:“關門這兩三萬走投無路的援遼客軍,可都是這幾年各地文武,為表對新天子的孝心,從兩京一十三省千挑萬選征募的悍丁健卒,兵源之優前所未有,隻可惜樞輔孫承宗不能善用”。

呼延用歎道:“偏愛遼兵遼將的孫承宗已經傷透了客軍之心,隻怕這是有明一朝,最後一批自願入遼建功,舍身報國的兒郎,多留一個,就多一份靖國安邦的希望”!

張士奇心底不禁有些慘然,他深吸了一口氣歎道:“我也想多留幾個,可咱們手裏沒那多錢,再招下去就沒錢吃飯了”!

呼延用笑道:“有兵在手,就一定有辦法搞到錢,更不愁沒有落腳之處”。

張士奇麵有難色:“可錢是男人的膽,我畢竟囊中羞澀,心虛的厲害”。

呼延揪著他的袍袖笑道:“你是沒錢,可誰又知道?給你置辦這身行頭幹啥用的?把腰板給我挺直了”!

張士奇滿腹狐疑:“專門買錦袍皮靴,就是為了假扮有錢人”?

呼延用點頭:“正是,做人也同打仗,最講究虛張聲勢!尤其男人落魄之際,更得把架勢做足,讓人摸不透你的底細”。

張士奇涉世未深,還是不懂。

呼延解釋說道:“世人隻會錦上添花,誰會雪中送炭?別人是否會愛你,敬重你,絕不在於你切實給了他多少好處,隻取決於你在別人眼裏,值不值錢,值多少錢”!

張士奇恍然大悟,於是大張旗鼓。

呼延租下東山校場,按照大明邊軍最為熟悉的,戚繼光《比較武藝賞罰篇》規則,召集了近三萬客軍,現場競技演武。

等馬世龍和茅元儀,提兵趕到的時候,張士奇已經揀選征集了弓馬嫻熟,能舉能放的精卒一千八百員名。

到校場一看,馬世龍不禁長出了口氣,張士奇招兵雖然聲勢浩大,卻也井然有序,沒有作亂的苗頭,於是召他近前問話。

三人一碰麵,彼此無不驚歎。

得知張士奇的家丁人均月銀高達八兩,馬世龍咋舌:“張士奇,你家有金山不成?小小年紀,手筆如此之大”!

張士奇強作鎮定,笑而不語。

不明虛實馬世龍和茅元儀,相視撟舌,環顧一千八百健卒,漸顯豔羨之色

張士奇則驚歎於二人的長相和年紀。

當今天下武將中,官階最高權力最大,聲名最為響亮的,後軍都督府正二品僉事,捧尚寶劍節製山海關內外三部,佩平遼將軍印少帥馬世龍,竟然隻有三十二歲。

四年前輯成並刊印《武備誌》240卷,文200餘萬字,並收錄了《鄭和航海圖》和《航海天文圖》在內的,738幅稀世輿圖,對九邊各處要塞皆能口陳指畫,有天下第一幕僚美譽的茅元儀,也隻有三十二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