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什刹海(1 / 2)

早晨,許四海挑著沉甸甸的擔子來到什刹海西岸。

早已等候多時的吳偉已經還朝許四海的擔子裏瞅了眼,看到擔子前一個筐雞蛋,後一筐青菜,手上還提著一個裝滿雞蛋的大籃子。

“好家夥你是準備發大財啊?”

“不過是糊口而已。”

吳偉為了證明自己的眼光,還指著馬路說:“看,這條路上人流量多大。”

此時正是上班時間,許四海看到滿大街都是川流不息的自行車,人流量確實非常大!

是個做生意的好地方。

可惜就是自己租不到房子,這很讓人難受。

因為時間還早,烤肉記尚未上班,許四海先在銀錠橋北邊的人行道上擺開攤位,並手持杆秤吆喝起來。

他的邊上就是吳偉的票證攤,這家夥還告訴老四附近有個菜市場,賣菜大媽很多的,要許四海和大媽混個臉熟,然後再委托她們幫忙。

許四海長歎一聲,心說也隻有這樣了。

很快就有兩個大媽結伴而來。他們手上都挎著元寶形竹籃,裏邊還有各種蔬菜,許四海趕緊招手,要大媽們過來看看。

“呦,這兒還有賣雞蛋的。”兩位大媽頓時就被許四方框裏的新鮮雞蛋給吸引了。

許四海還吹噓雞蛋他昨天在鄉下收來的,絕對新鮮。菜更是今天天不亮摘的,不好不要錢。

還說菜市場的雞蛋計劃供應,誰也不能多買,而他這邊敞開供應,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看到這邊的攤位上有大媽停下,後來的大媽們也被吸引過來,同樣被新鮮的雞蛋蔬菜給吸引住了。

經過詢價,大媽感覺價格很公道,還每人稱了兩斤。

為了能結交大媽,租到房子,許老四還努力營造人設,對於三分兩分的零頭全都免去,把自己打扮成一個豪爽之人。

許四海的攤位被大媽們發現,自然就等於附近所有大媽都知道了。

經過一個多月的積澱,許四海的這個小攤位就在附近出名了,他自己還被大媽們親切的稱呼為:“賣雞蛋的小白臉。”

還有大媽說許四海,這小夥子不但人長得帥嘴還甜,一口一個大媽一口一個阿姨,比菜市場的營業員態度好的不是一星半點。

最主要的還是大方,領頭全給摸了,“多爽快!”

在這些大媽中,許四海還結識一位趙大媽,這位兩鬢斑白的陝北老大媽是個快人快語的豪爽性子,還熱心的為他介紹生意,且其他大媽沒這麼爽快,斤斤計較的,

每逢周末,都會拜托許四海在鄉下收購老母雞,給她家人熬雞湯喝。

等到五一過後,許四海和趙大媽更加熟悉了,他這才知道趙大媽還是個老八路,她當年也是打過小RB的。

而且趙大媽退休時還是副處級,現在在家伺候上班的老頭,退休工資比上班的老師傅拿的還要多,也難怪她家能每周吃一隻雞。

這種事很有可能,在京城這樣的老八路多得是,許四方毫不懷疑。

她老人家還非常支持老四擺攤,說這樣能豐富城市居民的菜籃子,還能改善許四方的生活,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