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話實說,這頓飯就連許四海這個後世過來的人就覺得過癮,太過癮了!
馬如龍坐在長途車上還在回味剛才飯館的滋味,說這是他這輩子吃過最滿意的一頓酒席。
許四海趁機說晚上都到他家去睡,“咱們明個繼續?”
“那是求之不得!”兩位師兄異口同聲的答道。
酸棗裕村許家,許四海兄弟三個到家,老媽邵小梅立即拉住小兒子問:“今天掙了多少?”
“小200塊吧,還下了館子!”
大哥許高達頓時驚叫起來,這不就發了嗎!
許爸爸堂也很難得的咧開嘴大笑。
許家大嫂馬桂芬還扭扭捏捏的問:“老四,明個我能不能也去城裏賣點艾葉,我也想掙點外快。”
“可以啊,不過咱不能聚在一起”許四海想想,“這樣吧,你終點站前一站雍和宮那邊,我到前門大柵欄去試試。”
這樣許家暫時就出了兩個許四海;馬桂芬兩個小老板。
幫忙提許四海送貨的是他的兩個師兄,而幫著馬桂芬送貨的則是她的男人。許家爸媽則全力配合,且分文不取。
反正賺到的錢都在自家人的兜裏,他們就是一份沒拿到心裏也願意!
一夜無話,許家在第二天天還沒亮就全家動員起來,許四海更是被錢催的渾身使不完的力氣。
大家一起舉著火把上山,到天亮時已經割了有四擔艾草,回家整理捆紮後叔嫂兩個平均分,再一起下山上長途車進城。
下車後許四海路過臨水胡同,還在蕭家的大門上插了5把艾葉,任由蕭越拿回去隨意擺放,隨後急匆匆的往大柵欄趕。
在大柵欄,早市上的生意那叫一個好啊!
上街買菜的大媽們看到端午必須的艾葉,都爭搶著要買,現場火爆到可以說是在搶購。
忙到許四海連收錢都來不及,等他歇下來,足足一擔艾葉已經銷售一空。
好在沒過多久,趙武又挑著一擔艾葉過來,搶購風潮隨即再起。
這一天許四海在大柵欄挪動過地方,但卻足足賣出八擔艾葉,賺到320塊,堪稱一大筆巨款。
要知道這時候就是國營萬人大廠,廠長的工資也沒到300塊,那還是要忙一個月時間,而許四海區區一天就能賺到。
且這門小生意看上去非常不起眼、
許家一連兩天挑艾葉進城,還把許家大嫂也給帶上了,不用問村裏人就知道這門生意挺好的,估計還賺頭不小。
於是就有人開始盤算著要跟風,也想賺上一筆外快來改善下生活。
第三天早上,長途車上就多了兩家挑艾葉的。
馬桂芬嘴裏還嘀嘀咕咕的,好像有人搶了生意很不滿意。
許四海對此一點都不在意,艾葉生意和中秋的月餅一樣,是個季節性很強的生意,等過了節日就再也沒人去購買。
還有就是京城那麼大,誰都可以去做生意,大嫂是女人家小心眼,自己是大老爺們沒這必要。
許四海再到大柵欄,昨天剛剛得到消息的買菜大媽們再一次把許四海團團圍住。
還有人拿著紙筆在問:“同誌,我能采訪你一下嗎?”
“嗯;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