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下(1 / 2)

村裏人辦宴席,大家總不會空手來,有些拿了些日用的雜物,簸籮、撮子、筐之類,有些拿了些布料、糧食、幹菜,還有一家送來了一張全新的炕席。

還有的人家比較實在,知道朱逸群最近花錢多,一毛、兩毛的隨份子。

朱逸群請朱大明白當記帳員,請葛鳳芝當收款員,連東西帶錢都記清楚,將來別人家有事好還禮。

這些東西帶著錢,朱逸群這個全村唯一的一人小家,也能撐起來,有了早期啟動資本。

這也是村裏人最純樸的互助方式。

在這個時代,山裏人取得肉食比山外人還要容易一些,畢竟時常會獵到一些野物,家家戶戶也都有處理野物的行家裏手。

說起來處理公野豬肉都有些祖宗傳下來的法子,朱逸群的一番操作還是讓他們歎為觀止。

剝了皮的野豬肉切成色子塊,用倒進去整整一斤半的高度高梁酒,蔥和薑搗碎泡水,加上碾碎了的大粒鹽鹽製。

花椒、大料、桂皮、香味還有中藥鋪裏才有的草果和一些別的亂七八糟的樹葉子幹枝子洗幹淨,縫進紗布袋子裏。

大火燒開水,把醃好的肉放進去,再放入紗布袋子,倒進去一大碗的老抽,一大碗的生抽,難得一見的白糖也倒進去。

木柴大火變成炭火,蓋著鍋慢慢燉。

從吃完午飯一直燉到晚上四點多,肉香飄得滿屯子都能聞見。

朱逸群一邊盯著火,隨時加減木柴,一邊按照之前擬的菜單子把材料備好。

嬸子們看著朱逸群下刀如飛,不一會兒就切出滿滿一盆粗細均勻的土豆絲,這才信了他真是炊事員出身。

野豬肉燉得酥爛,再把泡好的茄子幹、土豆幹、寬粉條放進去燉二十分鍾出鍋,第一道大菜完成,這是東北第一燉豬肉燉粉條的進階版野豬肉燉粉條。

第二道菜是雜魚燉茄子,茄子是自家產的,魚是朱家兩三個兄弟到村子附近的河裏撈的,鯉魚、鰱魚、三道鱗、鯽魚、柳根,大大小小滿滿一大盆。

嬸子們收拾幹淨了,朱逸群又用清水衝洗了一遍。

一小豆油和一大半犖油燒熱,加入滿滿一大碗的農家大醬炸香,倒入清水,魚和茄子一起下鍋,再加上香料,四外麵再貼上苞米麵大餅子,這是東北第二燉。

第三道大菜是排骨燉豆角,野豬排骨先用裏屋的大鍋燉熟,再加上炒好的豆角、泡好的寬粉條、切塊倭瓜一起燉,這是東北第三燉。

第四道大菜是辦宴席更少不了的素菜大拉皮,之前手工掄好的拉皮切成條狀,加上老黃瓜種絲、幹豆腐絲、白菜絲、淋上肉汆子,加入醬油、鹽、醋、白糖,看著不起眼,相當考究功夫。

這四道大菜,先上桌,老少爺們團團圍坐,你一口我一口的嚐菜,各個都挑起大姆哥!

靠山屯三年以來的婚喪嫁娶紅白喜事宴席,都被比下去了,已經有人暗暗想著家裏有喜事,請朱逸群出手辦宴席了。

拌好了涼菜開始走菜,落忙的人端著大托盤將大嬸們盛好的菜一一端上桌。

朱逸群把之前燉豬肉的鍋仔細刷了一遍,把剩下的犖油和豆油全都倒進了鍋裏。

先炸了一個花生米,花生米倒出來之後加上鹽,涼涼上桌。

最後一道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墊定了朱逸群的大廚地位!他—居—然—會—做撥絲土豆!

這道菜隻有縣城裏國營大飯店的廚師會做,村裏人除了有限的幾個人在縣城吃酒席的時候吃過,隻是聽說過這道菜。

把土豆切塊下入鍋中炸熟,放進大盆裏,油倒出放進大鐵盆裏涼涼沉甸,剩下的鍋不用刷,加熱之後加入清水,再倒入白糖,勺子在裏麵攪和,一直加熱到琉璃狀,再下去土豆。

講究的是掛糖均勻,撥絲綿長,撥得越長,廚師的功力越深。

朱逸群的功力,至少達到了縣城裏大廚子的水準。

馬占山拍著朱逸群的肩膀,“大侄子,有你這個水平,將來十裏八村辦喜宴就不用到外麵去找大廚了!我先定下了啊!將來你大哥結婚就用你當主廚!”

村會計朱大明白推了推眼鏡,如豆的小眼睛噌噌放光“你兒子連對象都沒有,在這裏著什麼急啊!大林子啊,下個月我外甥娶媳婦,廚師還沒定下來呢,就你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忽地有一個人說道,“咦?今個兒怎麼沒看見王大酒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