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固也仔細端詳著這張臉。
盡管妻子的皮膚比同齡人要白皙柔嫩,可是眼角的細紋還有歲月給人帶來的痕跡,都是藏不住的,她確實已經不是初見時那個見義勇為的小姑娘了,是他心裏多年不變愛意更濃的大寶貝。
“我愛你,隻會愈加深刻。”沈固將人攬在懷裏。
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謝琳琅後來也見到了這位被讚譽的女同誌,她的眼裏也確實都是工作工作和學習學習,倒讓謝琳琅蠻欣賞的,兩人還時不時的約著逛街吃飯啥的。
秀蘭姨在兩個月後結婚了,從大院子這邊發嫁的,也沒有什麼豪華的模式,就是穿了一套紅色的衣服,巧娟送了她新的紅色皮鞋,謝琳琅給她打扮了一下。
秀蘭幾乎沒有娘家了,可謝琳琅這一大家子這天卻全部到齊了。
有謝國居夫妻兩個,有被一起帶過來的周外婆,有謝木謝林謝森三個家庭,還有謝琳琅一家三口,謝森又邀請了黃狗子夫妻兩個,就這麼的,光是謝家這邊就來了十八個人,小老頭那邊的親戚反而就十個左右,倒秤砣得秀蘭“娘家”這邊的重視和看重了。
看到秀蘭也不是純粹的住家保姆,還有那麼人支持,其中有開廠的老板,有曾經農林一枝花的謝琳琅,本來還對老爹這把年紀還要娶親的兒媳婦,也按捺下自己那點隱秘的小心思,是最先改口叫秀蘭媽的婆家人。
辦完婚禮之後,秀蘭就正式搬出去了,謝琳琅也在朋友的幫助下,請了一個新的住家保姆,年紀在四十歲,非常能幹,也不怕吃苦,何況謝琳琅家裏也沒苦給她吃,這個新來的惠芬嬸子特別的喜歡種花,大院子裏原本的蔥頭啥的,在得到謝琳琅的允許後就拔掉了。
種了挺多的花卉的。
時間一年年過去。
九二年,謝琳琅開了飼料廠新廠,海省另外一個城市建立了新的原材料基地,並且定下了幾個城市的扶貧項目,作為投資者,算是暫時奉獻出了十五萬進行貧困區的農副產品種植專項資金。
九三年,謝琳琅算是小富了一把,好幾個產業都來了個紅紅火火,手裏資金破八十萬的她,選擇了當年海島那邊的小鎮,跟馮壯一起合作,建立了一個新的四層樓小學,並且在那邊建立了一個專門供應她首飾店原材料的采珠廠。
九四年,謝琳琅發展。
九五年,謝琳琅發展加又搞了幾個地區的扶貧項目來做。
九六年,已經投資出去將近百萬的扶貧打水漂資金,終於開始有了回報,有個貴省的棘果被研發出是一種無毒害作用切效果比較顯著的調理身體的保健品,一時間原材料價格大漲,可謝琳琅早就幫了這個地區五年多,可以說這裏有三分之二的棘果果農都是吃著她的飯生活的,所以光是這一年,她的收益回報,就突破了五十萬。
九七年,港市回歸,兩岸通商更加的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