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耕讀印刷廠(1 / 2)

京都市南郊,這裏有個地方叫五裏坡。這邊都是丘陵地帶,自然環境不錯,植被也很茂密。

原本這裏也是要被規劃蓋住宅區的,可後來由於京都市空氣汙染越來越嚴重,所以這一片地方就被留了下來。

在五裏坡這邊有個小學,小學的規模不大,教室加上教學樓也不過就三層,每個年紀不到五個班。

原先在五裏坡山下那裏是外來人口的集散地,再往北不遠一點原先是京都市最大的小商品批發市場。

後來這小商品批發市場也被搬遷走了,五裏坡這裏的外來人口也越來越少,而這個主要給外來的務工人員子女提供教育的學校也因為沒有生源而倒閉了。

一個多月之前,這個占地也就四畝左右的學校,被人給買了下來,然後施工團隊進入,對這個學校進行了改造。

現在改造的作已經完成,而這個學校建築的主人,正是張阮清。此時站在張阮清身旁的,正是段國瑞,慕容天極道長,馬回春這幾位老中醫。

一個多月之前,這裏還是個破敗的小學校,操場上長滿了雜草,籃球場上的水泥地麵也開裂了 ,就連教學樓體表麵所貼的那些瓷磚液脫落不少,顯得斑駁陳舊。

張阮清花了整整一個億,從當地教育部門手中買下了這個學校,然後他委托玖昶地產集團幫著他設計和改造這個學校。

梁九日聽說了張阮清要做的這件事情,親自操刀,對這個學校進行了改造。

順著五裏坡往上走,在半山腰的位置拐過一條岔路,就能來到丘陵和樹木掩映之中的小學。

原本一進小學就是操場,可現在小學的操場被分為了兩部分,其中一部分被改造成了停車場,而另外一部分,則被修成了一個露天的小花園。

這個小花園非常雅致,中間是石頭假山,四周是亭台樓閣,還種著各種各樣的植被。甚至花園的中央還有一個小水池。

而花園中有1/3的麵積還是玻璃溫室,裏麵種著各種各樣的植物,花園內外到處都布置著木質的長桌長椅。

而原先學校籃球場的位置,已經有一個輕鋼彩板的三層建築拔地而起。在建築的門口掛著一個牌子,牌子上寫著幾個字:耕讀印刷廠。

很快張阮清就見到了這個印刷廠的負責人秦耕耘。

這秦耕耘今年50多歲,戴著個厚厚的黑框眼鏡,腰稍微有些駝背,一身知識分子的打扮。

這是一個讀書人,他的父親以前是國營印刷廠的廠長。秦耕耘從小就在印刷廠玩到大,裏麵各種印刷設備他都玩得非常溜。

而且在印刷廠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書有的是。印刷廠印書不是要多少本就有多少本,而是會多印一些,防止有瑕疵的以便於隨時替換。

而多餘下來的書就堆在印刷廠的倉庫裏。秦耕耘沒事的時候就會跑到印刷廠的倉庫裏去淘書看。慢慢的他也被熏陶成了文化人。

後來流行下海經商,印刷廠也改製了,秦耕耘就自己在外麵開了個小印刷廠,起名為“耕讀”。

隻不過他的這個印刷廠,不是像其他印刷廠那樣靠著大肆的印刷海報廣告賺錢,他的印刷廠主要的經營內容是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