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朝堂之爭(1 / 3)

莫非幾人有驚無險的回到了鐵嶺,旋即馬不停蹄的趕回沈陽,此刻熊廷弼已經等候多時,見道眾人頓時哈哈大笑,道:“還真被你們給說中了,金人果然聯合朝鮮人馬,打算前後夾擊奪取一堵牆堡等幾個堡壘,結果被我們伏兵打了一個措手不及,趁著鴉鶻關空虛,我們還拿下了鴉鶻關。諸位,裏麵請!”

進了將軍府,熊廷弼又問起談判的事情,周永春詳細的說了一遍,這又看向了莫非,道:“陸公子年紀輕輕,卻有如此氣概,若我朝男兒均如此,何愁不收複山河?”

莫非道:“周大人過獎了,也多虧了今天前來的是皇太極,若非其他人話可就不好對付。”

孫承宗也笑道:“也不管今天這來的人是誰,陸公子這勇氣可嘉,現在本官在這裏事情也算完成了,也該回京複命,聽聞陸公子也是京城人,不如一同隨行如何,這兵荒馬亂的,也多少有個照應。”

孫承宗的想法莫非心裏明白,還是假裝想了想,道:“那這一路也就有勞孫大人了。”

熊廷弼驚訝道:“陸公子要走?”

說實話,現在他還真有些舍不得莫非離開。

莫非道:“是啊,在下出來本來就是遊學,現在也差不多該回去了,若是有緣,將來自會想見。”

熊廷弼還想挽留,轉眼想了想,歎口氣,道:“也罷,我也是看出來,公子可並非一般人,豈會屈居此地?不過好男兒應該報效國家,公子有如此才智,切不可浪費了。”

莫非道:“將軍之言在下銘記於心,多謝將軍。”

…………

第二天,莫非就隨著孫承宗一同返回,在這返回的途中,而在期間那些派出的東廠番子已經把收集來的情報彙集過來,整整兩大箱。

抵達皇宮之後,趁著夜色便直奔乾清宮,見到了朱常洛,便跪拜在地道:“兒臣參見父父皇。”

“起來吧!”

朱常洛緩聲道。

莫非抬起頭來,現在朱常洛氣色不錯,看樣子自己離開的這一個月太醫開的藥已經起了了效果。

朱常洛道:“聽說你半路遇襲了?”

莫非道:“也就是幾個蟊賊,不足為懼。”

朱常洛道:“真的是蟊賊?”

莫非道:“對,所以此事兒臣也就未稟告了。”

朱常洛微微點頭,然後把一本折子放在了桌子上,道:“熊廷弼前兩天剛剛又派人送來的八百裏加急,說已經拿下了鴉鶻關?”

莫非道:“對,這點兒臣知曉。”

朱常洛道:“拿下鴉鶻關可是你的主意?”

莫非道:“不是,兒臣也就微微提點了一下,至於排兵布陣都是熊將軍調遣,兒臣並未參與。”

莫非也是實話實話,在朱常洛看來確實謙遜,心裏非常滿意,道:“既然你已經回來了,想必熊廷弼那邊你也調查清楚,明日早朝你也參加,到時候也會商議此事!好了,你長途跋涉也累了,下去休息吧!”

莫非道:“兒臣還有一事想要稟告。”

朱常洛道:“說罷。”

莫非道:“兒臣半路遇襲,卻也讓兒臣有了一個想法,想要組建一支秘密隊伍,主要用來負者刺探情報、暗殺敵人首腦,深入敵後,破壞敵人經濟糧草等。至於名字兒臣已經想好,叫森羅。”

“森羅?”

朱常洛低吟一聲,道:“嗯,朕知道了,跪安吧。”

心裏雖然還惦記著組建森羅的事情,莫非此刻卻沒多言,實際上這心裏也清楚,朱常洛在猶豫。

為何猶豫?

其實並不複雜,一群以殺人為目的,可以輕而易舉潛入地方城鎮裏麵對敵方文武百官進行刺殺的殺手就是一把雙刃劍,無論掌握在誰的手裏都是一個隱患,誰也不知道這劍最後會對準誰。

莫非沒打算催促,也沒打算進言,這個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沉默。

等莫非離開之後,王安在旁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朱常洛問道:“喜從何來?”

王安道:“太子殿下此去遼東又成長了不少,在距離沈陽幾十裏地方遇襲,他隱瞞了下來,並讓人拆掉被損壞的馬車,目的就是防止被人知道殿下在熊廷弼轄區遇襲而在這上麵做文章。至於這奪回鐵嶺和鴉鶻關也是由殿下出謀劃策,和敵人談判的時候臨危不懼,可見殿下已經是有勇有謀。”

朱常洛道:“隱瞞遇刺的事情隻不過是因為此時他正想方設法替熊廷弼洗脫嫌疑,不想節外生枝!奇襲戰首戰告捷那是他提出的方案,而執行的人確是那些將士,他甚至連指定誰去執行都沒參與,和有勇有謀也並無關係。”

王安道:“臣膚淺了。”

實際上王安心裏清楚,朱常洛看上去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實際上心裏卻是十分欣喜,奇襲戰的首戰告捷無遺振奮人心,而太子遇襲瞞而不報實際上就斷絕了別有用心之人在這上麵做文章,就這兩點他還是比較滿意。至於太子如何替熊廷弼解圍,則看明日早朝他如何麵對那些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