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朝堂之爭(2 / 3)

都說朝堂如戰場,朝堂之上可不是大臣們爭來爭去,如此利用大臣們的爭執達到自己目的又要讓百官心服口服,這才是關鍵所在。

朱常洛感慨道:“鐵不煉不成鋼,玉不琢不成器啊”

第二天早朝。

幾乎所有參加早朝的大臣們都發現了一個問題,因為打人而被罰在東宮思過一個多月的太子殿下居然也出現在早朝人員之中,此刻正恭恭敬敬的站在百官之前。

不過一想他們也沒覺得有什麼意外,畢竟這太子可是未來的儲君,參見早朝,學習朝政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朱常洛的身體已經在逐漸恢複,早朝也就親自參加,大臣們叩拜之後也就齊齊站了起來,商議國事,而現在商議最多的莫過於遼東戰局。

既然商議的是遼東戰局,那麼很快這話題也就牽扯到了熊廷弼的身上,馮三元、魏應嘉、張修德三人再次當朝上書極論熊廷弼的過失,說熊廷弼有負聖恩,要求朝廷將其革職查辦。

這幾人並非東林黨人,不過他們彈劾熊廷弼,東林黨人卻也樂見其成,可他們聰明之處在於並沒有說熊廷弼的不是,而是說若是熊廷弼被撤換,推薦袁應泰出任遼東經略。

換句話說,卻也有幾分坐山觀虎鬥的意思。於是一時間朝廷之上唇槍舌戰,爭得不可開交。

莫非沒開口,也就冷眼旁觀,現在朝廷上的大臣主要分為三部分,一部分是讚同的,一部分是反對的,還有一部分不開口在一旁觀望的。

等這群人爭論了好一會之後,朱常洛這才一抬手,阻止了大臣們接著說,目光看向了莫非,道:“太子可有什麼話說?”

這話一出,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莫非,跟多人心裏卻是奇怪,如此大的事情為何要詢問一下幾乎不理朝政太子的意見?

莫非走出了隊列,朝著朱常洛一行禮,朗聲道:“兒臣以為馮三元、魏應嘉、張修德三位大人奏章之中羅列的熊廷弼將軍的罪名還是比較全麵的,比如說不作為、不訓練兵丁、仗著手裏的有尚方寶劍作威作福,私自斂財等等!”

那些彈劾熊廷弼的大臣們聽到這些話心裏不由的一喜,而那些保熊廷弼的人聽到心裏卻不由的一沉,至於那些觀風向的大臣聽到這話心裏也開始琢磨下一步該怎麼做。

魏應嘉此刻更是道:“除了這些之外,熊廷弼居然讓人冒充太子殿下你去和金人談判!這談判那可是國家大事,應當慎重,派人冒充殿下那簡直荒唐至極,視國家大事為兒戲!”

莫非微微一笑,道:“魏大人,這點你可就有些說的不對了。”

魏應嘉一愣,疑惑道:“不對?殿下這是何意啊?”

莫非道:“熊廷弼可並沒有讓人假扮本宮。”

這話一出,滿朝文武目光可都齊刷刷看向莫非,他們都在疑惑一件事情,熊廷弼明明派人假扮皇太子前去談判,為何這太子非要說沒有?就算是袒護,也沒必要袒護得如此明顯吧。

魏應嘉更是一臉的疑惑,道:“熊廷弼讓人假扮殿下,無論是周永春周大人,還是孫承宗孫大人,還有其他將領,此事證據確鑿啊。”

莫非道:“那魏大人為何不提謝大人如此的用意?是為了迷惑敵人,引誘敵人從鴉鶻關出兵,趁機打埋伏消滅前來襲擊的金人,撐著鴉鶻關兵力空虛順勢奪回鴉鶻關?”

“這……”

魏應嘉頓時啞口無言,他們有心彈劾熊廷弼,自然會故意不提此事。

莫非見此一聲輕笑,道:“在告訴你一個事情,為何說熊廷弼並沒有派人假扮本宮,那是因為前去談判的正是本宮!讓本宮假扮本宮,敢問魏大人,這算假扮嗎?”

這話一出,滿朝文武齊齊震驚當場,誰能想到原本應該在東宮閉門思過東宮太子居然親臨遼東之地,還以自己本來的身份前去和金人談判?

趁著滿朝文武還沒回過神的時候,莫非轉過身,朝著龍椅上麵的朱常洛一行禮,緩緩道:“兒臣以為,馮三元三位大人有勾結金人,陷害我朝忠臣之嫌!”

這話一出,就好像一棒槌,打得在場不少大臣們腦袋那是嗡嗡直響。

這太子帶給他們的震撼實在太多了,現在一些人都還沒回過神來。

如此大的落差一時間讓不少人都覺得有幾分不可思議。

最先反應過來的還是馮三元等人,這急急忙忙出了隊列,跪在地上,用一種好像帶著無比惶恐和委屈的聲調大聲道:“臣等對皇上,對朝廷忠心耿耿,絕無任何勾結金人,陷害我朝忠良之意,此心可昭日月,還請皇上明鑒。”

方從哲似乎也覺得莫非突然給三人定了一個罪似乎有幾分荒謬,猶豫了一下,也站了出來,道:“皇上,臣以為此事應詳細調查之後方可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