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一鳴驚人(3 / 3)

吳亮嗣端起酒杯,緩緩的喝了一口,道:“姚大人幾位這次恐怕會處罰得很重啊。”

官場爭鬥曆來都很殘酷,然而大多數也都是罷官免職,可姚文忠幾人故意誣陷朝廷重臣,可不僅僅是罷官免職那麼簡單,此刻官應震難免也有幾分兔死狐悲的感覺,誰知道下一刻會不會是自己?

官應震道:“那定然是難免的,欺君本來就是一條重罪,而且太子殿下最後那一番話,誰還敢去求情?另外太子殿下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殺雞儆猴。”

莫非最後說的那番話直接把姚宗文幾人退路給封死,如此一來根本就沒人膽敢給姚宗文等人求情。

吳亮嗣道:“是啊,殿下這是殺雞儆猴呢,不過我還還聽說,這姚宗文、魏應嘉之前可也隨著黃立極上過折子,訓斥太子酒後打人之事。太子殿下老沉,當是還派人一一上門送禮,現在看來隻不過是在找合適的機會而已,從此以後,這滿朝文武,誰還敢輕視這太子殿下?”

官應震道:“正如那句話,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說罷拿起酒壺,給吳亮嗣酒杯倒滿,笑道:“不過明仲兄完全也不必憂慮,殿下如此做對朝廷百官而言也是一種警示。”

吳亮嗣端起酒杯,道:“不僅僅如此,你給其他大人帶個話,最近這些時日也就別聚了。”

官應震疑惑道:“為何?”

吳亮嗣緩緩道:“結黨營私,太子那句話,我總覺得別有所指。”

吳亮嗣說到這裏,不由的伸手敲敲自己的額頭,道:“現在這個太子殿下我們根本還不了解,所以還是謹慎一些為好。實際上我一直覺得這可並不僅僅是太子殿下的主意,更有甚者或許是皇上意思,事情實在有些太巧了。”

官應震端著酒杯正打算喝酒,聞言不由的停下了手裏動作,疑惑道:“何出此言?”

吳亮嗣緩緩了站起來,走到窗前,看著雨夜之中的梅林,道:“太子打人被要求閉門思過一個月,而這一個月誰也沒辦法見到太子,而恰好就在這個一個月太子殿下離開京城前往遼東,收集了不少證據回來,有利的駁斥了姚宗文等人,保全了熊將軍,穩定了遼東局勢,難道僅僅是臨時起意?另外,成立監察院,監督禦史,難道也是臨時起意?”

官應震道:“不是臨時起意的話自然就是早有預謀,那你意思是皇上和太子玩了一處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至於這成立監察院,現在也不知道是皇上意思,還是太子的意思。”

吳亮嗣道:“對啊,這一招玩得巧妙啊,偌大的朝廷居然沒幾人知道,而且誰會去注意太子動向?至於這監察院,我怎麼都覺得是皇上的意思,以太子的學識和認知,應該想不到這一塊吧!”

官應震道:“如此一說,我都覺得好像有怎麼一種可能,罷了罷了,這事情我們也不多想,現在這熊將軍本來就是被冤枉的,現在太子還他清白,遼東大局得穩,你我都應該高興才對。至於有些人睡不著覺,那是被人的事情。再說了,都說自古英雄出少年,現在的太子殿下可沒人敢輕視。不過也有人開始蠢蠢欲動起來。”

吳亮嗣道:“你這話什麼意思?”

官應震道:“禮部那邊傳來消息,太子殿下已經快十六歲,已到了婚配年紀,禮部已經開始著手為選太子妃的事情,太子妃之位花落誰家更是萬眾矚目。”

要知道太子妃很有可能就是以後皇後,後宮正主,作為皇後也能很大程度上影響皇帝的決策,因此這太子妃之位爭奪也同樣異常激烈。

吳亮嗣眉頭一皺,道:“如此說來,不少人都已經開始打著太子妃的主意啊。”

官應震道:“此事我們也不能袖手旁觀,張果紀之女張嫣才貌雙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我以為可以說服張果紀,舉薦張嫣入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