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立後3(1 / 2)

莫非口中的皇太後便是鄭貴妃。

這話一出,倒是讓在場所有人都齊齊大吃一驚,

實際上諸如孫如遊、方從哲以及和何宗彥等人都知道,鄭貴妃搬出乾清宮,移居慈寧宮都是這位太子殿下幕後安排,也讓那些原本依附鄭貴妃的人土崩瓦解,可這沒幾天,又要冊封她為太皇太後,豈不是讓那些勢力死灰複燃?

莫非見所有人都看向了自己,於是解釋道:“當初鄭貴妃一直留在乾清宮不願離開,目的實際上也就是為了這個太皇太後的頭銜,現在她移居慈寧宮,相當於把她當太後看待,但畢竟沒正式冊封,而且據本宮所知,皇爺爺當初的確也有冊封的意思,隻不過突然駕崩,這事情也就擱置了,現在也不過是順水推舟,完成當初皇爺爺的遺願而已。隻要她被冊封隻有願意待在慈寧宮,不問朝政,安心安度晚年,那自然最好。”

朱常洛沉默片刻,突然對孫如遊等人道:“你們先去殿外等候,太子,你留下。”

等孫如遊等人離開之後,朱常洛這才問道:“你是擔心一旦冊封東李李選侍為皇後,而鄭貴妃和西李李選侍在後宮胡鬧?”

作為當事人,朱常洛大概也清楚莫非的意思,畢竟這兩人當初在自己病重的時候都不忘在自己耳邊嘮叨,一個要當皇後,一個要當皇太後。

莫非點頭道:“父皇明鑒,父皇的嬪妃之中,論人才、品德、為人處世等等,以東李實為皇後的最佳人選,然後畢竟鄭貴妃在後宮年久,勢力盤根錯節,此刻父皇冊封皇後貴妃,若是把她漏下了,兒臣擔心這後宮又無寧日。而這鄭貴妃現在說想要的不過是個頭銜,那麼便給她一個頭銜,安她心便是,她目的達到,若是她夠聰明,也應該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現在新皇都已經登記,對於鄭貴妃而言所謂的嬪妃之間爭寵已經不複存在,控製後宮對她也沒任何意義可言,另外整個後宮太皇太後本來就是後宮之尊,她的願望已經達成,那還有什麼可爭的?

除此之外,她原本和西李李選侍算得上同盟關係,一個相當皇太後,一個想要當皇後,現在她的目的達成,和皇後卻被冊封為東李,難道她還會為了西李當皇後的事情而絞盡腦汁?

當然不會,西李本來就是她送給朱常洛的,她們之間的同盟關係實際上非常脆弱,現在她目的達成,若是西李去糾纏她,讓她想辦法讓西李當上皇後,她不會願意,怕因此犯了朝廷大臣眾怒,畢竟西李的利用價值在她被冊封為皇太後之後就已經消失,誰還為沒有利用價值的人來費神或者冒風險?

除此之外她會為了保住自己皇太後的頭銜不在後宮興風作浪,讓鄭家在自己庇佑下享受榮華富貴足以。

朱常洛聽懂了莫非的話,歎口氣,道:“當初你母親去世,朕也脫不了幹係。”

莫非聽出他話裏麵弦外之音,道:“父皇,兒臣知道什麼是公,什麼是私。”

朱常洛道:“朕知道,此事也容朕想想。”

莫非道:“這也不過是兒臣的想法,也有不周之處,還請父皇斟酌。”

朱常洛點點頭,道:“好了,那下去吧,這冊封之事明日早朝再議。”

莫非叩首退出,而大殿之外,何宗彥等人已等候一段時間,見莫非出來,立刻引了上去,方從哲更是立刻問道:“殿下,不知道皇上聖意是?”

莫非道:“父皇是想明日早朝在商議此事,諸位都是當朝元老,此次立後事關重大,還請諸位以國事為重,另外,關於立鄭貴妃為皇太後之事,也請諸位仔細商酌。”

方從哲此刻接話道:“當初皇上欲按照先皇的遺願冊封鄭貴妃為皇後,內閣覺得不妥,此事也就作罷,太子殿下現在在此提及,定然招致朝中不少大人反對。”

莫非道:“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有句話說得好,百姓孝為先,當初皇爺爺臨終之前依舊念念不忘這封後之事,也足以看出她在皇爺爺心裏的分量,父皇貴為天子,卻也是人子,若連皇爺爺的遺願都不能完成,傳出去豈不是正如民間所言:最是無情帝王家。另外,這鄭貴妃的確參與過著國本之爭,實際上想想她並無過錯,拋開其他的不說,她也不過是一個母親而已,愛子心切人之常情。現在父皇已經登記,塵埃早就落定,何必在糾結許多年前的事情?若是能冊封她為皇太後,豈不是更能看出父皇寬宏大量,不計前嫌?於朝廷、於父皇,這都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