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滅 絕(1 / 2)

“繼續說啊陛下,還有哪些動物也讓我們多漲些見識。”年輕人急不可待的說道。

“好好好,那我就多給你說幾個。”中年人應允道。

“說一說泰坦蟒吧。泰坦蟒屬於蟒,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類,它們就像是將現代蟒蛇放大後的產物。”

“泰坦蟒為體長達9-15米的巨蟒,重約1.135噸。現存最大的蛇,包括長約7米的森蚺和長約8米的網紋蟒;而現存最小的蛇,卡拉細盲蛇,身長隻有10厘米。此前最長的化石巨蟒,出土自埃國,長7-12米。泰坦巨蟒也和現代蟒蛇一樣,雌性的體型要遠大於雄性。”

“可以說是現代大蚺蛇的近親。它們生活在南國北部的熱帶雨林裏。根據20年於煤礦所挖掘出土的化石來估計,這種巨蚺的身形比現代蟒蛇更龐大,體長約12-15米,重約1100千克,而體闊甚至可達1米粗,十分驚人。研究人員推斷,它們可能是繼恐龍滅絕後另一種雄霸地球的生物,獵物包括短吻鱷、大魚等。”

“泰坦蟒由於屬蛇類,是變溫動物,這項發現也暗示了,當時的其生活的熱帶地區比研究人員原先估計的更溫暖,平均氣溫為32℃,隻有這樣的氣候才能讓蛇長得這麼大,而現代當地的年平均氣溫為26℃-28℃。”

“布洛奇在“古新世一始新世極熱事件”時期的化石中發現了一種泰坦巨蟒的巨型蛇類化石,其體長幾乎與一輛公交車接近。因此,他認為,在氣候變暖後,雖然哺乳動物體型縮小,但是像爬行動物那樣的冷血動物,體型反而變大。不過,在2011年卻有研究人員已經得出了氣候變暖會導致冷血動物體型縮小的結論。”

“泰坦蟒早在近5800萬年前就已滅絕,形象地說,它們就像是將現代蟒蛇放大後的產物。氣候變化可能是導致泰坦巨蟒滅絕的主要因素。冷血動物都會受到所處環境的溫度影響,因此當氣溫出現劇變,它們便不能通過環境的溫度來調節體溫。”

“而像泰坦巨蟒這樣巨大的爬行類,一般需要在平均氣溫30℃~34℃的環境下才能得以生存。但隨著地質時代的氣候變化無常,造成它們的新陳代謝、繁殖期出現混亂,同時食物的來源也大量減少,最終導致它們滅絕。”

“在化石證據不足的情況下,研究人員都是以棲息在亞馬孫叢林裏的綠水蚺作為考證泰坦巨蟒的對象。這種巨蚺是目前體形最大的蚺蛇類,最長可達10米,重達225千克以上。它們喜歡生活在沼澤和河流裏,平時以捕食水鳥、魚、羊、龜等動物為生,有時甚至可以吞下兩米多長的鱷魚。強大的攻擊性,使它們成為亞馬孫叢林裏最危險的生物之一。”中年人說道。

“臥槽,這種蛇居然有這麼可怕,看來我們的祖先活到現在可真的不容易啊。”年輕人感歎道。

“別急還有呢,”頓了頓繼續說道。“再來說說恐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