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滅 絕(2 / 2)

“恐鳥是數種新西蘭曆史上生活的巨型而不能飛行的鳥之一,意思是“令人恐懼的大鳥”。根據從博物館收藏所複原的DNA,已知有十種大小差異不同的種類,包括2種身體龐大的恐鳥,其中以巨型恐鳥最大,高度可達3米,比現在的鴕鳥還要高。”

“小型的恐鳥則隻有火雞大小。身高平均約3米的巨型恐鳥中,最大的個體高約3.6米,體重約250千克。在300多萬年以前,巨型恐鳥可稱得上世界第一高鳥。雖然上肢已經退化,但恐鳥的身軀肥大,下肢粗短。盡管下肢發達,龐大的身軀使得恐鳥的奔跑能力遠不及鴕鳥。”

“恐鳥除了腹部是黃色羽毛之外,其他全部是黃黑色相間。恐鳥與鴕鳥的最大區別是:它的脖子有羽毛覆蓋,而鴕鳥的脖子是禿裸的。並且比恐鳥的脖子要長,它是三根腳趾,而鴕鳥是兩根腳趾。”

“恐鳥是一種完全沒有翅膀的鳥,運動主要靠強而有力的大腿。有一條很長的脖子,就好像鳥雀中的長頸鹿。不過一般情況下,它們都是將脖子呈水平橫向行走,隻是不時把脖子向上伸直望。每種恐鳥無論是體型上亦或嘴巴的形狀上都各有不同,這是因為它要適應森林裏麵的生活。”

“古生物學家獲得數以百計的恐鳥骨骼。古生物學家們通過分析它們的軀體構造,認為恐鳥主要吃植物的葉、種子和果實。它們的砂囊裏可能有重達3千克的石粒幫助磨碎食物。巨型恐鳥棲息於叢林中,每次繁殖隻產一枚卵,卵可長達250毫米,寬達180毫米,像特大號的鴕鳥蛋。”

“但它們不造巢,隻是把卵產在地麵的凹處。這種鳥是怎樣到達新西蘭的人們還沒有一致的看法。更為有趣的是,恐鳥的羽毛類型,骨胳結構等幼年時的特點直到成鳥還依然存在,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是一類“持久性幼雛”的鳥。”

“恐鳥是“一夫一妻”製,它們可以共同生活終生或者在其中一隻死去,幸存者才去另尋配偶。它們以夫妻為單位終年棲息在新西蘭南部島嶼的原始低地和海岸邊林區草地裏,以漿果、草籽和根莖為食,有時也采食一些昆蟲。”

“由於恐鳥身體龐大,需要大量的食物,因此每對恐鳥都有著自己大片的領地。由於恐鳥生活區域人煙稀少,食物充足,並且沒有天敵,隻有少數土著人獵殺恐鳥為食,但土著人的原始狩獵方式並沒有給恐鳥群體以致命打擊。因此,直到18世紀初,仍有幾萬隻恐鳥在這裏安逸地繁衍生息著。”

“8世紀中期,移民來到島上,給恐鳥帶來了厄運。恐鳥肉對於移民來說是美味佳肴。由於恐鳥體型太巨大,難以躲藏,人很容易捕捉到它們,經常一下子就能捕殺十幾隻,恐鳥肉一時成了這些移民的一項重要的肉食來源。”

“到了18世紀末,恐鳥的數量已經很少了,人們捕捉恐鳥也越來越難了,而1800年則是人們能捕捉到恐鳥的最後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