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中間坐著的女子即為孝莊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其時的女真已經改稱滿洲,後金國則為大清國取代。皇太極再將馬光遠的漢兵黑旗擴大為左右翼兩旗:以漢官石廷柱為左翼固山額真,馬光遠仍領右翼,一切建製待遇與滿洲八旗相等。
崇德四年(1640年)六月,皇太極複分漢軍左右翼為四旗。
一直到崇德七年(1642年)六月,皇太極才最終將八旗漢軍的體製確定下來。以祖澤潤、劉之源、吳守進、金礪、佟圖賴、石廷柱、巴顏、李國翰八人領之。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誌祥四人的部隊作為特種部隊,隨時參與八旗漢軍的軍事行動。皇太極以他的雄才大略,僅僅用了九年多的時間,終於在他的生前完成了對滿、蒙、漢二十四旗的建設性工作。所以,許多時候考量一個君主能否成大事,不在其他,而在於這個雄邁之主堅韌不拔的毅力。
漢軍八旗是大清八旗製度的重要組成,皇太極通過推行“允許入旗籍,而不一定要同時加入滿族族籍”的一種寬容靈活的民族聯盟政策很好地調動了當時滿、蒙、漢三大民族士兵們的積極性。
滿、蒙、漢二十四旗的確立對於後來大清國的發展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情。其時,滿洲、蒙古、漢軍的二十四旗俱俯首帖耳於皇太極之召喚,大家有酒一起飲,有飯一同吃,滿洲八旗更在其中充當起龍頭大哥的作用。
所以,當時,孔、耿、尚三人的歸附,令皇太極對於巍然大物的明朝有了一份無可克製的綺念。
汛雨一過,女蘿花開,轉眼即是初夏季節。住在沈陽皇宮中的哲哲正妃與布木布泰側妃有時就喜歡在巍峨的鳳凰樓上憑欄而望。城外青山,陽光如雨,鳳凰樓周邊的綠蔭中蟲聲四塞,這時節的盛京應該是清美的。
哲哲與布木布泰望著前麵皇太極處理政事的崇政殿,朝服儼然的男子們來來往往。
這一年,多了孔有德、耿仲明等數張陌生的臉孔與眾貝勒一同上朝議政,布木布泰忍不住多看了一眼。
姑姑哲哲淡然地給布木布泰解釋說:你可能還不曉得吧?這幾個是新近從南朝投奔過來的漢子,汗王對他們正器重著呢!
後來,皇太極回到寢宮中晚餐閑聊中,布木布泰就故意把話題引到了孔有德、耿仲明等人身上。
大概是布木布泰很奉承了皇太極一頓,誇他的好本事,場麵越來越火紅,最近有這麼多的漢人都來投奔了。
男人在外邊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情,最喜歡做的另一件事情,就是回到家裏跟自己親近的女子吹噓。皇太極當時很得意,他講起孔有德、耿仲明這幾個投奔後金的前因後果,皇太極故作神秘地說:知道嗎,我今天之所以可以得到這樣的虎狼之將,還得感謝一隻雞呢。他的話令他身邊所有的女子均好奇地睜圓了美麗的眼睛。於是,皇太極就趁著酒性,將孔、耿、尚近乎於傳奇小說中的曲折故事又給女人們興趣饒然地講了一遍。
布木布泰當時不過是皇太極眾多妃子中的一員而已,盡管地位尊貴,那樣的軍國大事仍然離布木布泰這樣的宮中女子相當遙遠。布木布泰當然不能想到,她的後來會有了一個可以做皇帝的兒子福臨。而眼下大家正議論著的、這幾位聽上去不斷打家劫舍式闖禍的漢子,後來卻替她的兒子福臨踏平了明朝的半壁江山,又令他的孫子玄燁寢食難安。這數位男子在後來憂國憂時的孝莊皇太後記憶中糾纏了大半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