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些“過於勤奮”的人,韋爾奇說:“如果有人告訴我說他周工作90小時,我會說,你大錯特錯了。我周末要去滑雪,星期五與朋友們一道聚會。你也應該這樣做,否則就做了一筆虧本買賣:把你在90個小時內所幹20件工作拿來看看,起碼20件是無用的,或是其他人可以為你幹的。”
傑克·韋爾奇雖然不像有些商人那麼忘我工作,但他能將通用電氣公司做成全球五百強之首,可見他這種做法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有些商人認為,具體工作可以交給部下去幹,思考工作卻必須為。但是,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僅靠老板一個人承擔思考工作,遠遠不夠的。必須把大家的智慧集結起來,方能在競爭中成為一股強勢力量。
美國杜邦公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公司之一,最初它隻經營一個品種--黑火藥,它的管理也像那個時代的家族企業一樣,采用家長獨裁製。當外號“亨利將軍”“杜邦二世”繼任後,采“愷撒式”管理,更是將獨裁發揮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他執掌公司近40年,事無巨細,全部親力為之。就連寫業務信件這種小事,也從不借手他人。他生寫了十餘萬封信件,堪稱世界之最。當時公司業務單一,市場也不複雜,加“亨利將軍”精力異於常人,所以管理起來沒有什麼問題。
“亨利將軍”死後,“杜邦三世”沿用他的管理方法,不多久就勞累過度而亡,還有兩位高級主管也相繼累死,管理秩序幾近崩潰,公司差點倒閉。這時,三個杜邦堂兄弟用2000萬美元“買下”了杜邦公司,重新改組,引進係統管理方式,成立了一個管理委員會,進行集體決策。後來還形成一個由27位董事組成的最高決策機構。
公司還擴大了下屬機構的權力,使它們擁有更大的自主性。各下屬機構成為獨立的核算單位,在大政策上執行公司的集體決策,在具體事務方麵又有隨機決斷的權力。
事實證明,杜邦公司這種集權與分權的管理製度是成功的。時至今日,這家有200年曆史的老店仍絲毫不顯老態,經營的品種超過2000個,年營業額超過400億美元,已發展成為一家巨型跨國集團公司。
商人不但自己要放棄事事親為的習慣,還要培養手下的主管人員成為放手型管理者,強調每一位員工的自我領導能力。隻有這樣,方能發揮出團隊的最大潛力。
中尾是鬆下電器公司的技術幹將。有一年,鬆下幸之助把研製小馬達的任務交給中尾負責。中尾又將這一任務委派給佐藤。由於佐藤沒電機方麵的知識,中尾便帶著他一起幹。中尾是個研究迷,起初還記給佐藤解釋幾句,慢慢地就一聲不吭,進入忘我的狀態。
這時,鬆下來研究部視察,見此情景,便把中尾叫進辦公室,批評道:“你是我最器重的研究人才。可是,你的管理才能令我實在不敢恭維。公司的規模已相當大了,研究課題日益增多。單靠你中尾君,即使一天當48小時用,也是無論如何完不成的。作為研究部長,你的最主要職責是製造10個、100個擅長研究的中尾哲二郎!”
中尾點點頭。他回到實驗室,見佐藤還站在那裏發愣,就問:“你為什麼不動手?”
佐藤恭敬地說:“您不在,我不敢貿然動手。”
中尾說:“你是課題組組長,本來就應該你動手!你是我器重的研究人才,放手去幹吧!”
佐藤便嚐試著去做。不久,中尾又將一個新進人員派給佐藤做助手,並徹底放手讓他倆去研究。二人把市麵上能買到的所有優質小型電機都拿來研究,並打算以此為藍本設計圖紙。
這時,中尾適時指點道:“模仿優質馬達,未必就能造出優質馬達。
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看看劣質馬達,也許有好處。”
佐藤二人恍然大悟,立即買來次品馬達進行解剖。這樣就能找讓次品的原因,在設計研製中少走彎路。經過一年多反複試驗,終於研製“開放型三相誘導電動機”,並成功地打開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