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微軟公司董事長比爾·蓋茨:創業成功的關鍵是眼光要好
創業鐵律:
比爾·蓋茨說:“事實上我之所以真正成為世界首富,除了知識,除了人脈,除了微軟軟件公司很會行銷外,有一個前提,是大部分人沒有發現的,這個關鍵就是眼光好。”
創業故事:
1955年10月28日,地道的美國人比爾·蓋茨出生在西雅圖,嬰兒時便展現出旺盛精力,喜歡在搖籃裏來回晃動。在微軟從一家小公司成長為擁有530億美元現金、年銷售額300億美元的商業帝國的30年時間中,蓋茨始終保持這一習慣,特別是與人談話時,他會不停搖擺。
13歲時,蓋茨在湖濱中學結識了保羅·艾倫。1975年他們共同創辦了微軟。當時蓋茨的目標是:“讓每個辦公室和每個家庭的桌上都擺上一台電腦。”
接下來是IT業最激動人心、最血腥的創業過程:借助與IBM等電腦公司的合作,微軟從一個編製basic語言的公司變為操作係統的統治者。依靠高效的模仿、捆綁式銷售方式以及不停的訴訟,微軟先後將Lotus、網景等極富創造力的軟件公司逼入絕境,而它的合作夥伴們,也在這一過程中變成了配角。從此,比爾·蓋茨成為了一個劃時代的人物。
美國《財富》雜誌訪問比爾·蓋茨問他說:“比爾,你身為世界首富,你到底怎麼樣成為世界首富?因為隻有你才可以告訴我們成為世界首富的秘訣。”
比爾·蓋茨這樣說:“事實上我之所以真正成為世界首富,除了知識,除了人脈,除了微軟軟件公司很會行銷外,有一個前提,是大部分人沒有發現的,這個關鍵就是眼光好。”
他還時常說:“在信息時代,掌握信息掌握資訊重要不重要?事實上這個不太重要,掌握未來時代的趨勢才是更重要的。”可見,比爾·蓋茨的眼光有多遠了。
誠然,很多人都在掌握信息,但比爾·蓋茨這些最會賺錢的企業家他們都在掌握趨勢,而且不僅是掌握趨勢,他們掌握全世界最大的趨勢。
PC機創辦人史蒂夫·賈布斯掌握了個人電腦的趨勢。但是比爾·蓋茨了解到控製電腦硬件的是它的軟件,軟件應該是一個更大的趨勢。所以比爾·蓋茨今天會世界首富,完全是因為他的眼光跟我們不一樣。
如今,比爾·蓋茨,這個傳奇人物創造了20世紀最美麗的神話,吹響了信息經濟時代最響亮的號角,盡管在這個過程中充滿了掠奪和不平等的殘酷競爭,盡管有人稱比爾·蓋茨是惡魔,是商業規則的破壞者,但有一點是毫無疑問的:比爾·蓋茨不是靠幸運取得成功的,微軟也不是建立在偶然基礎上的軟件帝國。
比爾·蓋茨是電腦天才,但更是一個經營和管理天才,他在微軟的成長壯大中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他非凡的事業心和進取心,他高瞻遠矚的眼光和異常敏銳的市場嗅覺,是任何一個人都無法超越的。可以肯定地講,比爾·蓋茨和微軟,都將是永遠的……
盡管直到現在,比爾·蓋茨被官司鬧得焦頭爛額,盡管英特爾、思科曾經超越微軟的市值,盡管Oracle的拉裏·埃裏森也曾一度取代比爾·蓋茨世界首富的位置,但在《福布斯》最新的富翁排名中,比爾·蓋茨仍然坐在了第一把交椅上,微軟仍是高科技戰場中的領頭羊。
創業指南:
對於一個剛剛創業的青年來說,什麼是好的眼光呢?
第一, 我們要掌握最大的趨勢。
很多人都在掌握信息,但比爾·蓋茨這些最會賺錢的企業家們都在掌握趨勢,而且不僅是掌握趨勢,他們掌握全世界最大的趨勢。
第二, 我們的市場要大,不能隻吃一個點。
你不能隻在自己的城市做企業,比如說你不能隻在昆明做你的企業、不能隻在沈陽、不能隻在深圳……我們一定要擴大我們的事業到達全國性。
第三, 要從事競爭對手少的行業,越少越好。
你喜歡自己吃蛋糕隨便吃,還是30個人搶著吃?當然是隨便吃。所以一般人時常有個錯誤觀念:看到這個好賺錢,他從事哪個行業,那我就去加入他的行業。這好像看到一個人吃蛋糕,他已經吃後悔藥得快剩下來了,他吃得津津有味,你說我來加入他,你隻能吃他什麼?剩下來的。
所以,眼光真的好的話,要第一個從事那個行業,要第一個創立公司,要選擇競爭對手少的行業。當你沒有競爭對手的時候 ,這個蛋糕沒有人跟你分的時候,這時候你怎麼吃,事實上都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