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IBM公司董事長兼CEO路易斯·郭士納:客戶第一,IBM第二,各項業務第三(1 / 1)

第十二章 IBM公司董事長兼CEO路易斯·郭士納:客戶第一,IBM第二,各項業務第三

創業鐵律:

路易斯·郭士納曾說,信息革命即將發生,但前提是電腦行業停止崇拜單純的技術,並開始注重技術對於客戶的真正價值。簡單說來,即客戶第一,IBM第二,各項業務第三。IBM再也不能靠亮皮鞋和微笑來過關了。

創業故事:

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了當今世界50位數字英雄,這樣描述郭士納:“IBM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現年57歲,被稱為電子商務巨子。人們一直認為,郭士納使IBM公司擺脫了80億美元財政困境並使其有了60億美元。其實郭士納的絕技是把原本死板的IBM公司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在電子商務各方麵處於優勢並且提供計算機服務的公司。自從郭士納掌權該公司以來,公司的股票上漲了1200%。”

郭士納出生於長島,精明幹練,說話略帶紐約腔,身材矮胖配上圓圓的麵孔。他出身於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沒上過大學。他們勤勉工作,讓四個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結果這四兄弟後來都在企業界聲名遠揚,當然名氣最大的還是郭士納。

1993年4月1日,郭士納從埃克斯手中接過IBM權力之柄,擔任董事長兼CEO。在紐約希爾頓飯店的新聞發布會上,人們對這位美國最大的RJR食品煙草公司老板充滿了好奇,讓一位外行來執掌全球最大的計算機公司,這事還發生在極為官僚和保守的IBM內,實在是不可思議。郭士納貫穿整個發布會的主題就是:“我是新來的,別問我問題在哪或有什麼解答,我不知道。”

郭士納上任後幾周,就在弗吉尼亞州香蒂麗的一個度假勝地安排了一次非同尋常的會議。IBM最大的200家客戶的信息執行官被邀請。這是IBM的經理們第一次站在客戶的麵前承認自己並非萬事通,是IBM的經理們第一次站在一群客戶的麵前,回答了兩個最簡單的問題:我們做對的有哪些方麵,我們做錯了有哪些方麵。

正如郭士納所說,信息革命即將發生,但前提是電腦行業停止崇拜單純的技術,並開始注重技術對於客戶的真正價值。簡單說來,即客戶第一,IBM第二,各項業務第三。IBM再也不能靠亮皮鞋和微笑來過關了。

基於“客戶第一”的理念,郭士納也作出了他上任後最艱難的決定:IBM要重新崛起,是否必須執行前任執行官埃克斯將IBM進行肢解的計劃,而且這一計劃得到了當時大多數人的讚同。

1995年6月5日,郭士納將鋒芒掃向了外界。他瞄上了Lotus公司,不顧Lotus總裁吉姆·曼茲的反對,決定強行吞並。而且IBM把購並意向向媒體公布,向全世界發出信號:郭士納要將Lotus上市的5500萬普通股強行收購。IBM開出高價,使股票價格翻了一番。而且郭士納指示,如果Lotus要是敢於進行“反收購”,IBM將隨時抬價,奉陪到底。最後曼茲妥協了。6月11日,這樁生意最終以35億美元成交,成為軟件史上最大的購並案。

而郭士納將Lotus的Notes軟件作為武器,向軟件市場發動總攻,一舉拿下企業網絡市場。1995年,IBM營收突破了700億美元大關。IBM的大型機業務也複活了。

郭士納為IBM帶來了滾滾利潤,也為他自己掙得了不菲的收入。1996年他已獲得了82.5萬股期權,賬麵價值6900萬。1997年3月,董事會同意再給他增加30萬股期權,希望他再幹一個任期,直到2002年。為此公司將另加200萬股票認購權。如果IBM股票能保持10%的增勢,那這批股票將值3.3億美元。郭士納也腰纏萬貫了。

創業指南:

將“客戶第一” 作為創業者的經營信條,凡事均以此信條作為出發點。

經營企業固然要賺錢、獲利,但如果將賺錢與獲利擺在首位,那麼總有一天,低落的業績會逼得企業去麵對現實,去作檢討,以求改進。隻有將顧客放在第一位,處處考慮客戶的需求和利益,時常站在客戶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才能夠獲得客戶的青睞和忠誠,企業的營收才有保障,企業獲利也就是自然的結果了。

“客戶第一”的原則為:

第一、要站在客戶的角度解決問題;

第二、要注重解決問題的時效性和質量,保證快速、有效地解決客戶問題;

第三、客戶服務人員要不斷提高技術和業務能力,本著客戶至上的原則,全程關注客戶服務的各個環節,直至問題解決;

第四、客戶服務要有超前的思想,提前研究客戶需求,了解想法,主動加強溝通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