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柯達公司創始人喬治·伊斯曼:產品要麵向大眾化
創業鐵律:
喬治·伊斯曼的理想是,使照相機簡單化,使照相機技術得到大眾化的普及,盼望照相機能像鉛筆一樣,讓成千上萬的人可以隨時隨地地使用。
創業故事:
喬治·伊斯曼,1854年7月12日生於美國紐約州的一個偏僻的小鎮。伊士曼7歲那年,父親去世了,家裏的重擔全落在了母親一個人身上。
14歲的時候,伊士曼再也不肯讀書了,他不忍心母親獨自承擔家庭的重擔,他要幫助母親分擔這個責任。母親反對他輟學,可是伊士曼決心已定,母親隻能心酸地看著自己的孩子這麼早就進入了社會。
1年以後,他進入羅切斯特銀行工作,年薪800美元。經過幾年的省吃儉用,他終於積聚了3000美元。作為一個銀行職員,伊士曼已經跨入了白領的行列。
伊士曼從小就喜歡攝影,在1878年,他發明了一種塗有一層幹明膠的膠片,而在此之前,感光底片都是濕片。濕片片基塗了乳劑之後,必須趁其未幹就得曝光和衝洗,而幹片則在什麼時候曝光和衝洗都可以。1879年,伊士曼又發明了一台乳塗敷機,開始批量生產幹片。幹片的發明極大地促進了攝影技術的發展,攝影技術從此開始為更多的人所掌握。
1881年,用他多年積蓄的5500美元作為資金創立了照相幹板製造公司。幹板的製造比原來的濕板更困難,但從玻璃板的幹板到軟片,就一步一步接近照片的大眾化。這個公司就是柯達公司的前身,當年喬治·伊斯曼才27歲。
1886年,他研製出卷式感光膠卷,即“伊斯曼膠卷”,結束了濕漉漉、笨重易碎的玻璃片做照相片的曆史。經過多年的苦苦鑽研,1888年6月終於研製出了一種小型口袋式照相機,命名為“柯達第一號”。
1888年,也就是柯達照相機誕生不到1年,共賣出13000架。喬治·伊斯曼的事業如日中天。1889年,伊斯曼攝影材料公司在英國倫敦成立。1892年,喬治·伊斯曼意識到他特別寵愛的名字“柯達”至少已經和他自己的名字一樣顯赫,他把公司改名為伊斯曼柯達公司。
喬治·伊斯曼年輕時就有一個理想,就是使照相機簡單化,使照相機技術得到大眾化的普及,盼望照相機能像鉛筆一樣,讓成千上萬的人可以隨時隨地地使用。
現在,柯達公司已經擁有百億美元的資產,分公司遍布全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產品有3萬多種,年銷售額逾百億美元,成為全美最大的25家企業之一。
創業指南:
為了“麵向大眾化”,伊斯曼特別重視市場調查,每開發一項新產品都要反複進行4輪市場調查。
柯達公司在市場調查中發現,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多數顧客並不在於照相機技術領先與否,隻希望用一種簡單的方法,拍攝出好照片來。於是,他們組織力量調查這種照相機最好是什麼樣子?重量和體積多大最合適?用什麼樣的膠卷最便於安裝?等等。
根據調查結果,他們設計出了理想的照相機模型,交生產部門製造樣機。樣機交給消費者試用後,再進行第二次市場調查,了解樣機與消費者的要求還有什麼樣的差距,根據消費者的要求,對樣機進行改進。將改進的樣機再交給消費者使用,進行第三次調查。改進的樣機交給消費者試用時,不打廠家牌子,讓用戶去鑒別。
在得到大多數消費者歡迎後,才將調查結果上報總公司,經批準後交工廠試產。試製品出來後,還要進行第四次市場調查,了解這種產品有何優缺點,適合哪些人用,市場潛在量有多大,訂什麼樣的價格多數家庭才願意購買。這些問題調查清楚了,才正式投產,打上柯達牌子,投向市場,投入競爭。
現在,“麵向大眾化”的柯達公司已經深深紮根於大眾之中。因此,年輕人在創業之時,可以借鑒柯達的這種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