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動之以“情”,曉之以“理”(1 / 2)

這氣一出,心情就好,心情一好,自然萬事好商量。

其實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王蓉提出的要求並不算過分。

她自己負擔虧損,還要操心大麵兒上的事情,要是連田間地頭那些雜活都丟給她去打理,怎麼看都有些欺負人了。

再怎麼說他們也算是王蓉的長輩,哪裏好欺負她一個小丫頭的,說出去別人還不說他們以大欺小嗎?

隻是他們也有他們的難處。

最近正趕上春忙,村裏哪戶人家不是起早貪黑的忙碌,為的是什麼?為的不就是來年能有個好收成,讓家裏人不至於餓肚子嗎?這要是分個人手出來,勢必要耽誤自家的農活,王蓉如今保證的很好,誰知道她是不是真能掙回那麼多銀子。

萬一她的話落空了呢?他們總是要養家糊口的呀。

眾人意見不一,你一言我一語的商量開了。倒是分外一致的將王大娘排除在外,沒讓她參加。

王蓉沒去理王大娘投射過來的仇視眼神,似早已料到如今的場麵,淡定的連眉頭都沒皺一下。

談判的王道,在於軟硬兼施。

她態度已經擺完,接下來就該懷柔了。

這些村民表麵看上去自私又不通人情,其實說白了,還不都是為了養活家中那幾張嘴,生活所迫而已。

他們並不是什麼壞人。

稍微組織了一下語言,王蓉打斷了下麵人的七嘴八舌,從自己站的石台子上跳了下來,走到他們中間,不緊不慢道:“各位叔伯嬸嬸,你們都是從小看著我們姐妹三個長大的,過去我們每次遇到難處,也多虧大家的幫襯才能渡過難關,這份情,我一直記在心裏,沒有一天敢忘。”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人們總喜歡將“理”放在前,而“情”放在後。

王蓉偏就不按套路出來,先用“情”來鬆動他們的態度,到時候再跟他們講“理”,自然就事半功倍了。

“各位長輩,請你們仔細想想,今天的事,是我這個做晚輩的故意為難大家嗎?不是。山上活兒那麼多,靠我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我總是要挑出幾家去給我幫手的。我知道各家都有各家的難處,最近正碰上春耕,大家都忙,要分出人手不容易,我不想給大家增添負擔,所以才想著咱們每家出一個人,這樣大家就可以輪換著來,餘下的時間,你們該忙什麼就忙什麼,也不會耽誤你們自家田裏的活計。不然的話,我總可著那麼幾家麻煩,人家心裏能痛快嘍?回頭要是因為這點小事鬧了不愉快,對咱們大家也沒好處,不是嗎?”

言外之意,人她肯定是要的,如果他們都不願意出人,王蓉就隻能找幾家男丁比較多,幹起活來手腳比較勤快,也肯下力氣的人家去給她打下手。

這一下子,可說是有人歡喜有人憂了。

歡喜的,自然是那些沒有被選上的人家,而選上的人家呢,心裏勢必會會不平衡,到最後,弄得挑誰都不合適,王蓉自己肯定也很為難,回頭萬一再鬧開了,因此耽誤了正經事,影響的可是他們自己的分紅呀。

不知不覺間,在場所有人全被王蓉給說動了。

這一下子,大家全沒了主意,不少人還在猶豫的時候,突然間,陸陸續續有好幾戶人家主動跳了出來,表示同意王蓉的辦法,自己家願意出人。

再仔細一看,個頂個全是村裏的男丁大戶,家裏少說也養了五六七八個兒子的,不用猜也知道,肯定是怕王蓉挑上自己家。

他們這種鄉屯地方,祖祖輩輩耕種為生,全靠著男丁幫忙出力,因此重男輕女的觀念一早就有,村裏光家中男丁超過三名以上的就有三十大幾戶,他們全跳出來說同意,又有老村長在旁邊勸著,其他人便是想不同意都不行了。

如此,關於人手問題,眾人終於達成了一致。

事已至此,一切已成定局,再不樂意也沒用了。

不過,一想到很快就可以有白花花的銀子揣進腰包,人們心裏還是高興的,一個個都起了興頭,幫著籌謀劃策該在山上種些什麼好。

因著官府有明文規定,個人承包的山頭,綠化麵積必須達到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說,現在山上的綠植還有樹木,大部分他們不僅不能砍,還必須要幫忙維護。

這樣的話,滿打滿算下來,他們可以拿來利用的土地大約也就兩百畝左右。再加上體質偏差,又一直沒怎麼養過,種正經莊稼大約是沒戲了。

王蓉的西紅柿固然是好,可那東西稀罕就稀罕在少見,倘若種的太多,等到爛了大街,一樣就不怎麼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