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2 / 2)

鄒清明從西蜀歸來,將銀兩、曲藝寄存皮宅那日,正好李四在皮家。鄒清明走後,皮安龍即與李四密謀,趁鄒清明回鄉之際,半途將他殺害……神不知鬼不覺人銀俱得。

鄒清明前腳走,李四便後腳跟。本來鄒清明該死在荒山野嶺,可他吉人天相,出城之後

便與幾位商客同行,李四難以下手,疾步先行潛入鄒清明家……李四躲在暗處偷聽夫妻說話,聽戚氏讓鄒清明洗浴,便潛入浴室……

鄉間自古儉省,洗浴從不點燈。李四聽見洗浴之聲,便從暗處竄出,持刀紮殺,倉皇而去,他怎麼也沒想到殺死的竟是戚氏……

殺人之後李四便回家藏刀,又去皮宅索要報償。皮安龍有言在先,若殺了鄒清明,分銀三百兩與李四,可事成之後皮安龍又出爾反爾,說是鄒清明帶回的是川銀,拿出去花銷,可能招惹是非,況且你李四沒按陸老板的意思辦,鄒清明殺死在家裏必然事發……

皮安龍也沒想到李四誤將戚氏殺死,後來鄒清明進了大獄,皮安龍才知妻代夫亡,不過將錯就錯,鄒清明的嶽父大舅子咬定他殺了戚氏,橫豎也得挨一刀。皮安龍不給李四分文,隻得將蹂躪過的曲藝賞給他,聊作報償。

李四敢怒而不敢言。因他與皮老板的三姨太勾奸之事,皮安龍沒有怎麼計較。曲藝到手卻不順心遂意,因懲罰曲藝而與貨郎藍太康遭遇,李四斷定大禍臨頭,於是連夜逃遁。

宋慈開始並未懷疑李四,後來才引起了他的反思。一是皮安龍賊喊捉賊;二是查得李四與皮安龍藕斷絲連,明來暗往;三是武闞失田曾雇李四為殺手。

另外,李四在得意之時道出了他與皮宅三姨太的暖昧關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被曲藝記在心裏,形成文字,呈與宋公。宋慈綜合分析,認定凶手是李四。不過這李四乃刁頑凶悍之徒,若無絕對把握,難以招認,於是設計引供。

宋慈將李四、皮安龍置於空堂之上,差陶師爺先藏於堂角櫃中,將二犯對話筆錄下來,據此審訊,快刀斬亂麻。

李四招認畫押,皮安龍還以為李四鐵板一塊固若金湯。當陶師爺念了李四口供,皮安龍有如五雷擊頂,情知不妙,僅僅挨了三十大板就招認了全部犯罪事實。

這樁命案錯綜複雜,曲折離奇,涉及到鄒清明、戚東勝、屠戶吳觥、農戶武闞、篾匠鄒慶賀、李四、皮安龍等十餘人。

戚東勝好吃懶做,橫行無忌,為害鄉裏;篾匠鄒慶賀穿牆越壁勾奸有夫之婦,二人發配充軍;李四、皮安龍謀財害命,罪大惡極,斬首示眾。

武闞的田產收回,歸還原主;皮安龍財產全部充公,除正妻張氏外,其餘妻妾官賣。鄒清明沉冤昭雪,無罪釋放,與曲藝團聚,二人攜了自己的銀兩珠寶返回西蜀。

這正是:八載辛苦不尋常,錢財惹出禍一樁;結發荊妻遭橫死,遊子空歸痛斷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