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1 莫悟奇的燈彩和魔術
凡年齡在五十左右的,大概還知道上海曾以魔術負盛名的那位莫悟奇吧!莫是蘇州人,小名阿毛,生長在貧農家裏,生活是很艱苦的。家裏實在沒有力量好好栽培他讀書,就送到一家紙紮店裏當學徒。但是他肯刻苦鑽研,一麵學習文化,一麵在業務上開動腦筋,他認為紙紮專做冥器,具迷信色彩,太覺無聊,應當在燈彩上有所發展,如燈節的鯉魚燈、蚌殼燈、走馬燈,以及舞台上演“鬥牛宮”、“天河配”等燈彩戲的各式各樣的紙燈,都可以革新,創造出新形式來。和他同業的還有一位叫商東臣的,也是這樣想法,兩人誌同道合,就共同研究,結果創造出活動燈彩若幹種,都是透剔玲瓏,非常巧妙的。那時上海人士尚沒有看到這樣的玩意兒,都歎為奇觀。各商店用它來做廣告,各戲館用它來點綴布景,真是轟動一時。後來各紙紮工匠紛紛摹仿他,外間多見,便不足為奇了。他脫離了紙紮店,別辟途徑,研究新魔術。他認為舊的一套變戲法,陳陳相因,不如用新魔術取而代之。當時有一位《海上繁華夢》作者孫漱石老先生的弟子錢香如,在孫漱石所編的《繁華雜誌》上專辟一欄,大談魔術,因此聲譽很盛。有一次,香如應上海“群學社”的邀請,作魔術表演,可是香如隻有理論,缺少實踐,表演失敗了。香如不得已,向一專家學習,奈這專家保守秘密,不肯公開,除非向他定購一套高價的魔術器具,他才肯告訴這一套的魔術手法。香如的家境比較好,就定購了不同式樣的數套,學會了數套魔術。莫和香如相識,便輾轉學會了一些,更觸類旁通,居然有十多套可以表演了。
後來日本魔術家天左、天勝娘先後來上海表演,借座“民鳴社”劇場。莫知道了,預先和他的老友錢化佛商量,恰巧這時錢化佛在“民鳴社”演新劇,商量的是疏通該社後台負責人,每逢魔術表演,容許他躲在台上麵布景空隙處向下窺看。他本來是有門徑的,經這啟發,個中秘密,都給他揭穿,他運用這許多訣竅來表演,成績大大地提高,反有出藍之概。於是莫悟奇成為魔術家的權威。同時有一位鮑琴軒,用“科天影”的藝名,出演魔術於各遊藝場所。各戲館演海派戲,競尚機關布景,紛紛請鮑設計布置,實則鮑的這些技巧,大都是從莫那兒學來的。
莫雖沒有在學校受過良好的教育,由於自己用功,也具備了相當程度的文化修養,常和一班名士如楊了公、戚飯牛、劉公魯等往還,知道了些風雅門徑,栽種許多小型卉木,製成盆景,並安排了些小石塊、小屋舍,以及人物等等,居然賞菊籬邊,鋤梅阜畔,對之令人意遠。他進一步自用陶砂製成花盆茶具與瓶罌等器,不論在色澤上、形式上都是既光潔而又純樸,和市上所見的不同。我書桌上有一紫砂花瓶,其重似鐵,高六七寸,做成竹節形,上麵突起些小枝兒,纖細的幾片竹葉,好像美人的雙眉,清秀得很,即是莫運用藝術手法塑造出來的。莫的大半生致力於魔術,製作陶器,為時很短,所以他的作品流傳不多,物稀為貴,大家就格外珍視了。
莫悟奇在抗日戰爭期間逝世,他的兒子名非仙,能傳父業,但沒有他父親栽卉製陶的那一手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