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3 程瑤笙論畫
我師程瑤笙先生,在丹青界素有翎毛第一手之號。一自雙目失明,茫茫不能作畫,身體亦時感不適,後忽由肝疾而轉肺炎,醫藥罔效,於民國二十五年某月十五日午時逝世。予得訊早,馳至其辛家花園寓所,猶及見其彌留狀態,年六十有八歲。且是日恰為其生辰,生死同日,尤為奇巧。而先生弟子遍江南,聞其噩耗者,為之同聲惋歎也。先生休寧人,初學典業於常州,有暇輒喜塗抹山水人物,既而從湯潤之遊,益得此中門徑,並以畫非深明博物,不能得其真切,乃以尊人所遺千數百金,盡以購日本博物圖冊,揣摩研究,盡得其奧。遂辭典業,從事教育,曆主蘇滬各學校博物講席,在中國公學時,曾與故宋漁父同事。當今文學博士胡適之,亦嚐沐其春風之化者。晚年以鬻畫為生,所作別具蹊徑。謂其畫“苟持老光眼鏡窺之,可得陰陽透視之妙”,試之果然。蓋以純古之法,暗合西洋畫理也。一度與予論畫,雲:“趙昌之寫生,徐熙之沒骨,雖雲生香活色,然總不及真花卉之妍麗豔冶,厥故為何,加以一度之推考,始知花瓣之薄膜,上有無數之水泡,水泡具反射作用,無怪丹青縑幅,不克以人力奪天工也。”能道人所未道有如此。先生之畫,以仕女潤例為最昂,走獸次之,翎毛又次之,花卉較廉,然亦須數十金,得者拱璧視之也。先生自奉殊儉,不吸煙,不飲酒,食無二葷,出無車輿。寓中器物,大都由北京路舊貨鋪購來,絕無奢侈品。然喜濟人之急,謂:已得天獨厚,福當與人共之。其尚義曠達,洵足令人欽佩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