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2 偽畫(1 / 1)

第三十章 2 偽畫

畫多偽作,自古已然,即清宮所藏,供帝王宸賞者,亦複贗鼎充斥,混淆難辨。近來人益狡獪,作偽日多。如吳昌碩生前,偽作所在皆是。有購得其立幅,就詢是否真跡者,昌碩略一諦視,知非出於己手,乃莞爾曰:“此畫筆墨稚弱,大概為予早年之作,然已不甚記憶矣。”事後,有問其何不直率否認,昌碩曰:“作偽者迫於生計,殊為可憐,好得明眼者自有人在,固不必斥之以破其啖飯術也。”人鹹服其雅量。

錢化佛之畫佛,亦有聲海上。某次,有某箋扇肆,發現偽作之無量壽佛一幀。化佛故意購買之,並索得發票。證件既全,控之於官。結果以畫之作偽,為尋常之事,不得直。於是偽畫之風乃益盛,如此判決,殊非公允之道也。

我師胡石予先生畫梅四十年,予得其數幀,珍之如拱璧。聞其掌教吳中草橋學舍時,有溧陽王生,在冷攤買得有石予款之墨梅一幅,欣然以示石予先生,石予先生曰:“此贗鼎也。”且紛亂無序,俗氣熏人。言至此,王生爽然若失。石予先生曰:“爾無悔,我可為爾補救之。”即伸毫於左邊空處補寫一枝,綴以數花,題句其上曰:“生前已有假名者,死後可知價值高。笑語王生莫煩惱,為君左角一添毫。我畫梅花四十春,冷攤發現已頻頻。不知雅俗難淆亂,婢學夫人惜此人。”又跋數語曰:王生在冷攤購得署予名之墨梅一幀示予,予曰:此贗鼎也。王生甚懊喪,因念其擲金可惜,為補一枝,並題兩絕句,俾稍增酷嗜予畫之興味雲。

吳中某名畫家,茲已物故矣。其生前喜為偽王石穀山水,有叩之,曰:“予之畫潤雖昂,然與其為己畫,毋寧為王石穀畫,代價更高。”聞者笑頷之。某名畫家晚年作品綦少,職是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