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2 樓浩之畫給我的印象
南社詩人兼六法的凡若幹輩,而繼承父業的,據我所知,僅有胡石予和樓辛壺兩位碩彥。石予畫梅,以蕭疏淡雅勝,其後人叔異,遠遊海外,日畫一梅,廣其流衍。辛壺以山水馳譽南北,其哲嗣浩之,既能詩,又能畫,書法遒秀有致,才藝之富,尤為傑出。頃蒙繪惠山水一幀,澗水流瀉,間以寒林古木為襯托,益饒寥廓野曠的氣象。題款:“洞泉聲沸石,霜樹勢參雲”也很確當。原來畫是無聲詩,詩是有聲畫,兩者都有密切的聯係。
浩之的畫,路子是很寬廣的,我尤其欣賞他的一幅人物畫。蕉幹高挺,竹石旁列,構成一個閑適清逸的境界,一蒼顏老者,負手對之作吟嘯狀。這個人物饒有丁雲鵬、陳洪綬、崔子忠神姿颯爽,筆力偉然的氣派,若以近人擬之,合任伯年、倪墨耕、張大千於一爐,是很耐人尋味的。且他的畫,嶄露頭角很早,我曾見到劉海粟甲寅年給他的信,即很稱許他的作品。書法大家沙孟海,也以書畫精品為貽,契重之情,溢於行間字裏,可見他自己潛心磨礪和前輩的竭誠獎掖,成為相互的環節。他既得乃翁辛壺的真傳,具大小米之遺緒,又複授其心得於弟子王瑩,她涉筆清峭拔俗,為後起之秀,三代相傳,足為藝壇佳話。
浩之擴大其畫藝範疇,丁卯歲末應其故鄉縉雲縣政協的邀請,舉行畫展,報章記載,稱之:“為繁榮故鄉文化出力。”他現任杭州逸仙書畫社副社長,又應聘為杭州畫院畫師,瘁其心力,貢獻給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是值得令人欽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