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各吹各的號,各唱各的調(2 / 3)

母金伯爵感到趙新的話裏有漏洞,於是道:“據我方所知,無論是喀爾喀蒙古還是土謝圖汗部,他們都是清帝國的子民。關於布裏亞特人和雙方邊界,我國在和清帝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布連斯奇條約》、《阿巴哈依圖界約》和《色楞鄂界約》都已經做了明確!如果閣下不介意的話,我希望邀請清國方麵的代表也參加本次談判。”

趙新知道對方是想把水攪渾,對方說的那幾個條約其實隻是就邊界、逃人和貿易問題予以規範,並沒有涉及布裏亞特人的問題。

更何況,康熙和雍正時代因為要應付準噶爾的問題,急於促成北部邊疆問題解決。於是俄方便以談判手段和武力威脅相結合,迫使清朝政府讓步,通過《布連斯奇條約》侵占了唐努烏梁海北部的中國大片領土。

他冷笑道:“伯爵,先不說我是否同意讓滿清加入談判,你看他們敢不敢來?”

母金伯爵不吱聲了,沙俄參政院外交委員會從來自喀爾喀蒙古和中亞方麵的諸多消息證實,滿清這些年同北海軍進行了多次交手,來回來去就是四個字,一敗塗地。

這可太見鬼了!這些自稱“賽裏斯人”的家夥怎麼敢同時和兩大帝國開戰?!他們到底有多少兵力?

第一天的會談就在雙方“定調子”的過程中結束了。

國與國的談判從來都是如此,沒有誰會一上來就把自己擺在弱者的位置,獅子大開口,漫天要價才是最先要做的。談判的過程裏彼此除了堅守核心原則,還會涉及一些其他條款,這樣才能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之後再通過一次次的談判去確定對方的底線,進行利益互換,最後達成談判的目的。

那種一上來就拍桌子張牙舞爪,高喊著有本事你打我的做法都是逗比才幹的事。戰場上拿不到的,談判桌上同樣拿不到,作為勝利者一方的北海鎮更不需要這麼做。

於是在雙方亮明底線,交涉無果後,又開始針對漫長的邊境線事務開始扯皮。比如雙方犯罪人員是否要引渡,如何引渡?邊境貿易要不要做、怎麼做、交易點設在那裏?等等。

對北海鎮來說,打到葉尼塞河就已經完成了目標,剩下的就是加強軍事鬥爭準備,守住這條防線,然後暗中支持“哥薩克酋長國”。

至於沙俄帝國也要等和土耳其人的戰爭結束後才能騰出手來。奧爾洛夫他們除了想通過談判摸清對手的底細,還要在下一次開戰前,通過談判阻止北海軍繼續向西擴張。

北海鎮和沙俄帝國的這次談判從1791年2月5日開始,前後總共進行了一個多月,直到3月10日才結束。趙新隻在第一天和最後一天露了麵,中間都交給了盛海舟和李睿等人,期間雙方多次吵得不歡而散,俄方代表拍桌子擼袖子那都是常事,大家一起喝著伏特加聊家常也是有的。

趙新雖然沒有參加全程談判,可他一直在背後掌控著談判節奏。

與此同時,另一場談判也在悄悄進行著,談判的雙方是北海軍的範統和土謝圖汗車登多爾濟的代表。

經過半年多的考量,尤其是得知北海軍已經將沙俄趕到了葉尼塞河以西的消息後,深懼北海軍實力的土謝圖汗決定讓兒子額依多布多爾濟代表自己,來買賣城和範統展開正式接觸。雙方圍繞著喀爾喀蒙古今後的地位、哲布尊丹巴的問題等諸多方麵進行了溝通。

然而由於雙方在謀求目標上的存在著原則上的差異,也注定了這是一場沒有結果的談判。別說來一次,就算是車登多爾濟本人來也是沒用。

比如車登多爾濟與其說是汗,其實就是一個掛著和碩親王封號的盟長。乾隆45年之前,盟長並無實權,他們隻是負責召集和主持會盟,盟內各項事務的真正管理大權則落在滿清派駐在烏裏雅蘇台的將軍--也就是定邊左副將軍手裏,同時報備理藩院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