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色彩斑斕的動物世界 8.螢火蟲
[法國]法布爾
如果螢火蟲除了會麻醉獵物而沒有其他才能的話,它的名聲就不會那麼響了。它之所以名聲遠揚,是因為它會發光。
在我的家鄉,幾乎沒有什麼蟲的知名度能超過螢火蟲,——腹部末端發光的怪蟲的。誰沒聽說過螢火蟲?夏天的晚上,誰沒有見過在草叢中漫遊、如同從明月上分離出來的螢火蟲?古希臘人稱它為LAMPYRE,意思是帶著燈籠走的蟲(按昆蟲分類,螢火蟲屬於鞘翅目螢科)。雄螢火蟲有翅膀能飛,雌蟲跟幼蟲一樣沒有翅膀,隻能爬行。螢火蟲靠吃什麼來維持生命呢?一位美食家曾說過:“告訴我你吃什麼,我就能告訴你,你屬於哪種人。”對研究昆蟲習性的人也可以這樣先問一問所研究的昆蟲吃什麼。因為大千世界中,吃最重要,有關飲食的資料比其他資料重要得多。別看螢火蟲有一副和善的外表,卻是一個凶殘無比的肉食殺手。它最常吃的食物就是蝸牛。關於這一點,昆蟲學家們早就知道了。根據我所讀過的書了解到,人們還不太清楚或根本不知道的是,螢火蟲進攻蝸牛的特殊手法。與這類似的方法,我還沒有在其他昆蟲中看到過。
我在一隻玻璃缸裏種上草,關進幾隻螢火蟲和一些中等個頭的蝸牛,開始耐心觀察。蝸牛把整個身子躲進殼內,隻露出一點點腹足在外麵。螢火蟲亮出了武器、那是一對彎曲的、細若發絲、非常尖利的顎片。用放大鏡可看出,那其實是兩根中空的針管。它用針管在蝸牛足部的各個地方輕輕地碰觸,是那麼地溫柔,像是同伴間的輕撫、輕吻,而根本不像是要去啃咬。其實它是在向蝸牛打針,從容不迫地把毒液輸進蝸牛體內。一開頭隻要幾針就足以讓蝸牛癱瘓,一動不動了。為了征服一隻蝸牛,使之徹底癱瘓,有十一二針就足夠了。我把被紮了四五針的蝸牛救出來,另外放開。我用針刺露在殼外的蝸牛足,它沒有絲毫反應,就像是死了一般。
有時,我看到:幾隻正在慢慢爬行的蝸牛,肥肥的腹足遠遠地伸出殼外;靠近它們的螢火蟲便發動襲擊;蝸牛全身抖動了幾下就一動不動,腹足收不回去,高昂的觸角有拉下來,軟軟地垂掛著,如同中了魔一般。蝸牛死了嗎?沒有。我有辦法讓它們活過來。我把這些不死不活的蝸牛另外放開,經常用水衝洗。一般在兩天後,被陰險的螢火蟲刺昏過去的蝸牛就恢複了常態。它有了感覺並能自由活動:用針刺它的腹足,會縮回殼內,一對觸角挺了起來,它又能前進爬高,像是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似的。那種被深度酒精中毒似的全身麻痹的症狀完全消失了。蝸牛複活了。那種暫時失去行動和知覺的狀態該怎樣來稱呼呢?我隻找到了一個比較合適、比較接近的詞:麻醉。可以這樣說,當前人類在外科上的一大偉績——麻醉,並不是人類發明的。早在幾個世紀以前,螢火蟲以及其他類似的昆蟲已經掌握了這一方法。在麻醉學方麵,動物比人類要先進得多。對此,我們隻是抄襲並稍加改變而已。我們用的是乙醚或是氯仿的霧氣吸入法;昆蟲則用彎曲的管狀顎片來注射極其微量的特殊麻醉劑。極有可能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將從中吸取靈感。如果我們對小動物的奧妙了解得更多,我們一定會有更多的收獲。
如果螢火蟲除了會麻醉獵物而沒有其他才能的話,它的名聲就不會那麼響了。它之所以名聲遠揚,是因為它會發光。讓我們先來看看雌螢火蟲的發光情況吧。在炎熱的夏天,一直保持著蠕蟲外形的雌螢火蟲進入交配生育期,發出的光分外明亮。在雌蟲的腹部可看到6—7節腹板,發光的為最末三節。這三節的前二節是帶狀發光,比較亮。最後一節隻是兩個光點,光要弱些。位於這兩點的背腹體壁是透明的,所以從背部或腹部都能看到光。兩條帶狀光和兩個點狀光雖都發出寧靜的白光,但隻有到了交配生育期,雌蟲才有這兩條特別亮的光帶,像是用來慶祝婚禮。螢火蟲在幼蟲時已能發光,變成成蟲後、雌性蟲多了兩條光帶,雄性蟲整個體形則完全改變,長出一對翅膀和鞘翅,腹部的發光點依舊亮著。螢火蟲的一生從幼蟲到成蟲都發光;隻是雌蟲的兩條光帶從背部無法看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