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讓孩子聽話的攻心術 7.不急於糾正孩子的“出格”(2 / 2)

3.有利於培養孩子的求異思維

孩子的“出格”思想,有時是針對傳統思想的束縛而產生的。傳統觀念認為是這樣的,而具有“出格”思想的孩子偏偏認為是那樣的。雖然有時可能“鑽牛角尖”或失之偏頗,但更多的時候,卻是他們求異思維的表現,他們在試圖獨辟蹊徑,從其它角度來觀察和分析問題。

4.有利於孩子形成開拓的個性

孩子產生“出格”思想,實質上是他們心理上對於常規的“突破”。當他們心理上一進入“突破”階段,表現出來的,就不再是過去的聽話、順從,而是勇敢和冒險。現代社會充滿著競爭,從小培養孩子好勝、敢闖的心理素質,有利於形成開拓、進取的個性。

所以,一個合格的父母應該能夠正確認識和對待孩子的“出格”,並積極引導孩子,使其朝著富有建設性的健康方向發展。

父母應該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離經叛道”行為呢?教育專家為廣大父母們提供了如下對策。

1.正確理解孩子的“出格”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一些“出格”行為,其實是對於自己生理心理成熟的一種嚐試性反應。絕大多數並非父母所想象的那樣,孩子真的學壞了,而隻是孩子個體成熟的心理反映而已。

2.正確應對孩子的“出格”

父母發現孩子的“出格”行為時,的確需要表明態度,但是,方式方法非常重要。應該給孩子一個平等對話的機會,避免因為簡單粗暴而傷害了孩子的感情,甚至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推動孩子走向父母希望的反麵。

建議父母在這個時候,可以采取“主動式聆聽”,最好由父親來處理兒子的問題,母親來處理女兒的問題,這樣的共同語言會多得多。父母可以坐在孩子身邊,主動和孩子聊聊這方麵的問題,可以告訴孩子自己在這方麵的一些經驗和體會。

3.用溝通交流走入孩子的心扉

交流、溝通是走進孩子心靈的最好方法。麵對“出格”的孩子,和他們進行良好溝通是引導他們的必要前提。每個父母都應該提高自己和孩子交流溝通的能力,隻有如此,才能夠走進孩子的心扉,摸透孩子的想法,才能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高效的教育方法。

作為一名合格的父母,一定要敢於接受孩子的“出格”,要能夠善待孩子的“出格”行為,要善於引導孩子走向精彩的人生。

本章小結:

要知道,孩子的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錯過了最佳教育時期,真的就後悔莫及了。所以,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做到不遺餘力。

建立良好的親子溝通關係,父母總是想讓孩子向自己敞開心扉是不行的,父母也需要向孩子敞開心扉。父母隻有向孩子敞開自己的心扉,才能得到孩子的認同,從而促進親子關係的發展。

充分信任孩子,才能感染孩子,激勵孩子;充分信任孩子,才能使孩子的潛能得到最充分的展現。對孩子的信任,能夠激發孩子內心的動力,讓孩子體會到成功的快樂和失敗時的快樂。

有時候孩子不聽話,是其要求獨立自主的表現。獨立自主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構成,它對孩子的生活、學習質量以及成年後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聰明的家長,在孩子傾訴時,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話,而是給孩子一個盡情傾訴的機會,這樣家長才能更了解孩子,而且還會拉近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距離,使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