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願景布局-在絕望中看到希望,人生終將輝煌 2.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失去希望(2 / 2)

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曆了一場空前的經濟大危機。這次危機造成資本主義國家貨物、技術設備、資金、人才相對大量過剩,物價下跌。而作為長期受資本主義世界排斥、孤立的蘇聯,卻積極調整國家發展戰略,迎來了發展的大好機遇。

資本主義發生經濟危機時,蘇聯及時調整國家“對資”政策,成立“外國谘詢中央局”,專門負責技術和人才的引進業務,同意資本主義國家的資金和人才、設備進入國內,並在外國建立貿易機構和銀行,建立情報機關係統搜集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和技術資料。正是政府有了這些“對資”政策,為蘇聯利用經濟危機發展本國工業提供了堅強的政策保障。

蘇聯政府抓住資本主義國家技術先進、大量設備閑置、資本家想向外拓展空間以緩解自身壓力的機遇,大量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設備。1929~1931年3年就批準了資本主義國家技術援助項目320餘個。同時,蘇聯成為當時世界市場上先進機器設備的最大買主,1931年,美國出口的機器設備中50%賣給蘇聯,1932年,英國設備出口量的90%銷往蘇聯。三是引進西方的技術人員和專家。蘇聯充分利用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危機造成大量技術人才失業的契機,從美、德、法等國引進大批技術人員。僅1932年,就有730名美國工程師先後供職於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1933年,在蘇聯工作的外國專家達1919名,技術人員10655名,分別比1928年增加4倍多和20倍多。四是引進資金解決資金瓶頸。在經濟危機發生以前,蘇聯很難得到西方國家的貸款支持,且利率高達15%~20%。危機發生以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出現大量剩餘資本,這使得蘇聯在國家金融上處於有利位置。1929年英國開始對蘇實行出口信用保證製度,1930年意大利提供國家擔保對蘇貸款2億裏拉。截止1933年底,蘇聯從國外獲得的貸款總計達14億盧布。

蘇聯的這些措施,既有利於西方國家緩解危機,也成就了蘇聯大發展的黃金期。1933年與1928年相比,美國工業生產下降了44%,德國下降了45%,法國下降了25%,英國下降了20%,蘇聯則有了明顯的上升。從當時標誌國家工業實力的重要指標—鋼鐵產量來看,蘇聯的生鐵產量從1928年的330萬噸增加到1932年的620萬噸,鋼產量從430萬噸增加到590萬噸,軋鋼生產從340萬噸增加到440萬噸。

“多難興邦”,當溫總理飽含深情在黑板上寫上這四個字的時候,讓我們意識到災難並不見得全是壞事,主要是我們用什麼角度來看待。

比如說,雖然金融危機就像一個魔鬼正蠶食著消費者對汽車這些大宗產品的消費信心,不過從另外一個方麵來思考,國內整體經濟環境持續惡化促使著國家不得不出台一些政策來支持汽車產業消費持續增長,甚至“擇機”十多年一直難產的燃油稅也在這次跨出了一步。決策了十數年之久的政策能在這麼短時間內實施,不得不說是拜“金融危機”所賜。

不管是在多麼艱難的境地,希望猶存,而且或許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不管麵臨多麼不利的形勢,都千萬不能失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