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幕腐朽茶幾上的杯具 2、兩個圈子的兩種態度(1 / 2)

第十幕腐朽茶幾上的杯具 2、兩個圈子的兩種態度

皇太極在北京四周,打得熱鬧。明政府的圈子裏,有兩個小圈子,一個圈子是以錢龍錫為首的東林黨,一個圈子是魏忠賢建立的閹黨,魏忠賢雖然倒台,但圈子裏的勢力尚在,由溫體仁做老大。兩個圈子也在不停地瞎折騰。

八旗兵從背後偷襲北京的消息,傳到北京之後,閹黨圈子裏的人,認為這是他們收拾失地、打擊東林黨圈子裏係列骨幹的大好時機。

大明圈子的老大崇禎皇帝,19歲。他因自己投胎準確,很容易當上明朝圈子的老大。這個年輕的老大,基本是這樣一種情況:一無治理國家經驗,二無正確駕馭群臣的能力,小聰明而大昏聵,內心陰暗齷齪、外表強勢霸道,剛愎自用偏聽專斷,無能還想幹大事,死要麵子硬逞強。

明朝這個大圈子,又是如何呢?這個老圈子,被若幹個無能的老大經營了好多年,已經爛得差不多了。

爛到什麼程度了呢?政治上,主昏政暗,黨爭愈烈;地方上,經濟衰弱,民不聊生;國防上,邊備廢弛,將驕卒惰。總之,掌權的,拚命地撈錢,拚命地花錢;沒權的,活著比尋死還難。

後金兵突破北京東麵的防線,毫不客氣地殺過來,不但要錢,而且要命。這讓大明圈子裏的人,嚇破了苦膽。誰也沒想到,180年沒發生過的事,馬上就要發生了。

因為實在沒人可用,崇禎皇帝隻有反聘已經退休的孫承宗為兵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負責北京城內外的防務工作。

崇禎對他信任的人,胡亂任命,命他們練兵籌餉,做守護北京的準備。結果負責各種事宜的人,沒有一個不頭大的。

負責檢查的武器的人,爬上城頭一看,那些火槍大炮都在那裏堆著呢,有的不知道叫什麼名,叫出名字的也不知道怎麼用。詢問將領,也是一問三不知。詢問士兵,100個人裏也找不到1個明白人。

負責籌措糧食的人,到糧庫一看,幾乎都是空的,軍隊裏幾乎沒有隔夜的糧食,老百姓家也是吃上頓沒下頓,別說花錢買,搶都沒處搶去。

負責招兵的人,把地痞、流氓、和尚都湊到一起,充數。實在不行,就讓大臣的家丁、奴才到城上走幾步。

70歲的孫承宗,從老家河北高陽來到北京後,也遇到了難題。

崇禎不但不懂業務,而且還不相信人,瞎指揮。一道命令,24小時就能改3次。

崇禎開始覺得皇太極肯定是從通州打過來,便讓孫承宗到通州負責防衛;孫承宗剛想動身去通州,崇禎覺得還是把老人家放在身邊比較塌實,就讓他留在北京。孫承宗剛巡視完北京防務,崇禎又覺得派他到通州最合適,下令他去通州。

主子一張嘴,奴才跑斷腿。孫承宗接到崇禎的命令,帶著27個人直奔通州。到了通州城下,老頭子回頭一看,才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已有3個人溜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