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0章 朝堂之上風波四起(1 / 2)

可是相關的準備工作,項楚嫣也是要抓緊時間做起來了,畢竟現在的秦王陶昕承,在能力上,還是遠遠不能夠勝任,大陶的一個帝王的。

於是在這天吃完了晚飯之後,秦王妃項楚嫣,就泡了一壺歲寒三友,來到了秦王陶昕承的書房,和他分析起了眼下的局勢。

“王爺,你我夫妻隱忍多日,如今看起來,我們的忍耐算是快要到頭了,四皇子陶禦宮的確是沒有辜負我的期望,隻憑著武夫之勇,以及沒有一個謀士的頭腦,就把大皇子陶隨風,逼到了自請出家為僧的地步,又把二皇子陶沐風,逼得自請革去了皇籍,隻做我大陶的一介平民百姓,而四皇子陶禦宮,也因為這件事情,近日被鎮邊大將軍,殺死在了朝堂之上,雖說是借了一個護駕的名頭,卻也實實在在是為自己的外孫報仇,不知道,王爺對這件事情,到底是怎麼看的?”

項楚嫣試探著秦王陶昕承的話,無非也就是想知道,自己的這個夫君,到底會有什麼樣的打算?如果他打算不合適的話,項楚嫣也是會提出相應的建議的。

“王妃,本王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其實還是相當樂觀的,大陶的四個皇子之中,如今隻剩下了本王一個,就算是沒有複活的那道遺詔,大陶的皇位也是屬於本王的了,本王現在隻是在疑惑,為什麼父皇遲遲沒有下旨,解除我們親王府的禁足之令呢?”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按照道理來說,現在已經完全沒有了阻礙,也完全沒有什麼安全問題,大陶皇帝遲遲不下旨,不解除秦王府的禁足之令,更沒有說加封太子的事情,這讓秦王陶昕承完全想不通。

“王爺,我倒是覺得這是一件好事,這說明父皇的心裏也有打算,要為王爺的登基大典,鋪一條平順的道路了,王爺可以試想一下,如今大陶隻剩下了王爺一個皇子,可是那些朝臣們的心,卻未必是向著禁足在秦王府的王爺的,父皇做事一向謹慎,更何況是繼承大陶江山這樣的大事,父皇當然先要籠絡住朝臣們的心,讓大陶的文武百官,都為王爺一個人著想,這樣也才能夠確保王爺,能夠順利的坐上大陶皇帝的寶座。”

這個道理,項楚嫣倒是很容易就能夠理解,人心所向就是如此,單單隻是因為大陶隻剩下了一個皇子,是絕對不能夠保證,這個皇子會受到大臣們的擁戴的,更何況秦王眼下,還有一道被貶禁足在府的聖旨在身,不明真相的大臣們,難免會輕視了秦王陶昕承,皇上這樣做,自然也是有他的道理的。

“依王妃所言,如今父皇沒有解除我們的禁足令,居然不是為了當初的那個理由,是為了我們夫婦一家四口的安全著想,倒是有著更深一層的用意,是要為我們一家四口,鋪一條平順的登基之路嘍?”

秦王陶昕承自然是不會懷疑自己的王妃,項楚嫣所說出來的話,隻是這樣子的一個理由,秦王陶昕承實在是沒有想到罷了,此刻聽項楚嫣這樣說起來,秦王陶昕承也覺得是有一些道理的,喝了一杯歲寒三友之後,秦王陶昕承也開始思考,現下自己到底應該去做什麼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