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自動自發,偷偷把自己當成老板 84.持續學習,提高自己的“含金量”(1 / 2)

第十一章自動自發,偷偷把自己當成老板 84.持續學習,提高自己的“含金量”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雖未給我國造成大麵積的損害,但是,企業破產、裁員,部分農民工提前返鄉,大學生就業難等現象的產生,不時揪動著社會的神經。一時間,就業似乎成為困難的同義詞。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在這被動的局麵當中開展自己的事業,穿鑿自己的輝煌呢?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在持續學習中提高自己的“含金量”,提高自己的身價,方能在新挑戰中立於不敗之地。

當今是一個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一個人要想成才的前提就是學習,這也是一個人能否跟上時代步伐的重要標記。信息時代有一條“知識折舊”的定律:一個人所擁有的全部知識,一年之後就會折舊80%。孔子曾經說過:“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學習是進行時而非完成時,不管你原來學得有多好、學得有多深,在知識指數增長日新月異的時代就沒有辦法應對環境的變化和要求,如果靠吃老本、守攤子,那將麵臨迅速被淘汰的危險。

馬建東,山東濰坊人,27歲,高中畢業,現為一家在全國200多座城市建立了300餘家汽車銷售連銷店,銷售總量10.7萬輛,淨資產過億的汽車公司銷售總監,年薪60萬。

一個普通的高中生,憑什麼登上總監寶座,成為“淘金皇帝”的呢?通過了解,馬建東高考落榜後,到北京來打工,找到一家汽車銷售公司做前台接線員,後來被安排到辦公室做文職工作。一年後,該公司因代理一個重要品牌出現質量問題被媒體曝光瀕臨倒閉。當時馬建東偷偷到別的汽車銷售公司應聘過,但被該公司人力資源部負責人責難:“你連大學門檻都沒邁進一步,憑什麼來我們這裏上班?”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激發了馬建東的誌氣,他下定決心,努力學習,爭取把自己的“含金量”展露出口來。他廢寢忘食、無時不刻地鑽研和學習汽車銷售技巧、汽車產品知識。通過幾年的摸爬滾打,使馬建東在汽車銷售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下了五個月銷售476輛車的記錄,因此馬建東被提升為主管。之後,被總經理送到北大MBA班培訓學習,被派到德國學習汽車銷售管理經驗,最後被任命為銷售總監。

學曆隻能說明我們的過去,如果你不懂得學習,並把學習持續下去的話,那麼你隻能被社會所淘汰。在單位裏,如果你不能自動自發地學習,那麼你隻能被老板所辭退。因為社會在發展,隻有那些不間斷學習的人,才會被老板所重用,才能成為公司的人才。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經濟社會的時代,是一個信息全球化的時代,是一個持續學習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新的時代裏,如何堅持以科學發展為指導,提升自己的持續學習力,提高自己的“含金量”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