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規劃篇——設計理財藍圖,邁向財富自由路 第6課你的財務是否陷入“亞健康”:為你的資產照照X光
人類的百分之七十的煩惱都跟金錢有關,而人們在處理金錢時,卻往往意外的盲目。
——戴爾·卡耐基
財富會帶來憂慮,但智慧會導致精神安寧。
——歐洲諺語
你的財務是否陷入“亞健康”
在招商銀行發布的《2009年中國城市居民財富亞健康報告》中,提出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財富亞健康”。財富亞健康是指財富狀態介於健康與疾病之間的一種功能低下的狀態。具體地說,是指人們的財富雖然沒有出現危機,達到入不敷出或資不抵債的狀態,但在理財手段和方法中已經有了危害因子或危險因素的存在。這些危害因子或危險因素,就像是埋伏在財富中的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因為市場環境等因素而“點燃爆炸”;或像潛伏在財富中的毒瘤,緩慢地侵害著人們的財富價值。如不及時清除,可能導致個人的財富危機。
財富亞健康主要包括五大人群:
“窮忙族”,工作繁忙,賺錢辛苦,存款增加緩慢;
“月光族”,每月工資消費殆盡,毫無理財意識;
“存錢族”,賺錢存銀行,認為存錢既安全,理財觀念消極;
“好高族”,把理財等同於投資、追求高回報,不顧高風險;
“抵觸族”,本身獲取信息渠道狹窄,缺乏理財知識和方法,又不信任銀行專業理財師。這五大代表性族群又表現出了家庭保障不足、收入來源單一等六大典型亞健康“症狀”。
1.家庭保障不足
45.4%的人群保障資金占比低於家庭資產的10%;超過15%的家庭保障充裕,這部分基本為高收入人群,由於風險防範意識強或者出於保證退休後生活水平、做好遺產規劃等考慮,而增加家庭保障資金的比重。
2.收入來源形式單一,財務自由度過低
有70%的調查人群屬於收入單一群體。此種亞健康狀態是隱性的,該群體在工作穩定時不會有所影響,但是一旦發生特殊狀況,收入中斷,其個人和家庭都很可能會因為沒有資金來源陷入癱瘓狀態。
3.盈餘狀況不佳
33%的人節餘比例低於10%,而消費比例高於60%的人有46%之多。調查數據顯示,盈餘狀況不佳的主要為年輕人群(20~30歲),其他年齡層次則較少出現此種狀況。
4.資產流動性過低或過高
受訪者中流動性比率過大的約占38%;過於不足的占37.9%,而反映個人財富總體流動性的比率(流動資產/負債總額)也大體呈現同樣分布。
5.淨投資資產與淨資產比值不合理,投資目標不明確
受訪者中該比例處於合適值域的僅占34%,甚至有43%的人群該比例不足10%。該比例在50%左右為理想指標,過低很難達到資產增值目的,縮減理財目標達成所花費的時間,而該比例過高則容易帶來過大風險。
6.負債比率過高
接近30%的受訪者家庭負債比率高於40%,高負債比率無疑會讓他們的生活質量嚴重下降。更可怕的情況是,遭遇金融危機有可能使家庭收入減少而影響還債,被加收罰息直至被銀行凍結或收回抵押房產。
財富亞健康成常態
林靜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窮忙族。
林靜在國內一家航空公司做空姐,她的基本工資再加上加班費和獎金,每月都接近萬元。在這個城市,這樣的收入本可以讓自己過得很滋潤。
由於職業需要,林靜平時總是很注重打扮,每天都讓自己保持一個良好精神麵貌。在工作半年之後,她的胃口漸漸地變得越來越差,一旦錯過了吃飯時間,胃就會隱隱作痛,為了不影響工作,她經常隨身攜帶著藥,感到胃不舒服就吃兩片。
林靜工作很累,有時還會忙著加飛。一般像感冒之類的小病她都不請假,就是為了多攢點兒積蓄。化妝品、服裝等方麵在她的花銷中占有很大比重。看著同事們穿的用的都是國際一流品牌,她自然也不能老土,於是她每月光是購買化妝品就得花掉近一兩千元,服飾裝扮花掉大約三四千元,加上其他方麵的開支,她每個月幾乎都要到“彈盡糧絕”的地步。
財富亞健康狀態在中國城市居民中普遍存在,甚至已經是大多數都市白領們的真實生活寫照。就像故事中的林靜一樣,每天忙忙碌碌,收入卻沒有成比例增長。
雖然人們的理財意識正逐步增強,理財積極性在漸漸增長,但是整體財富管理水平還處於一個需要提升的狀態。換而言之,中國廣大人群及其家庭的財富狀況呈現了一種亞健康趨勢。財富亞健康並不會影響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但會悄無聲息地、逐漸地損害掉財富和生活質量,長期則會影響個人的生活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