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買價決定報酬率的高低,即使是長線投資也是如此。
(3)利潤的複合增長與交易費用和稅負的避免使投資人受益無窮。
(4)不在意一家公司來年可賺多少,僅有意未來5~10年能賺多少。
(5)隻投資未來收益確定性高的企業。
(6)通貨膨脹是投資者的最大敵人。
(7)價值型與成長型的投資理念是相通的,價值是一項投資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而成長隻是用來決定價值的預測過程。
(8)投資人財務上的成功與他對投資企業的了解程度成正比。
(9)“安全邊際”從兩個方麵協助你的投資:首先是緩衝可能的價格風險;其次是可獲得相對高的權益報酬率。
(10)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11)就算聯儲主席偷偷告訴我未來兩年的貨幣政策,我也不會改變我的任何一個作為。
(12)不理會股市的漲跌,不擔心經濟情勢的變化,不相信任何預測,不接受任何內幕消息,隻注意兩點:A.買什麼股票;B.買入價格。
3.8項投資標準
(1)必須是消費壟斷企業。
(2)產品簡單、易了解、前景看好。
(3)有穩定的經營史。
(4)經營者理性、忠誠,始終以股東利益為先。
(5)財務穩健。
(6)經營效率高、收益好。
(7)資本支出少、自由現金流量充裕。
(8)價格合理。
4.2項投資方式
(1)卡片打洞、終生持有,每年檢查一次以下數字:A.初始的權益報酬率;B.營運毛利;C.負債水準;D.資本支出;E.現金流量。
(2)當市場過於高估持有股票的價格時,也可考慮進行短期套利。
某種意義上說,卡片打洞與終生持股,構成了巴式方法最為獨特的部分,也是最使人入迷的部分。
彼得·林奇的25條黃金規則
彼得·林奇(PeterLynch)生於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資家和證券投資基金經理,被讚譽為股票世界裏的傳奇。在人們的眼中,他就是財富的化身,他說的話是所有股民的寶典,他手上的基金是有史以來最賺錢的。他讓投資變成了一種藝術,而且緊緊地抓住每一個投資人和儲蓄者的注意力。
對林奇來說,投資隻是賭博的一種,沒有100%安全的投資工具。根據他一生的投資經驗,他總結出25條規則:
(1)投資是令人激動和愉快的事,但如果不作準備,投資也是一件危險的事情。
(2)投資法寶不是得自華爾街投資專家,它是你已經擁有的。你可以利用自己的經驗,投資於你已經熟悉的行業或企業,你能夠戰勝專家。
(3)過去30年中,股票市場由職業炒家主宰,與公眾的觀點相反,這個現象使業餘投資者更容易獲勝,你可以不理會職業炒家而戰勝市場。
(4)每隻股票背後都是一家公司,去了解這家公司在幹什麼。
(5)通常,在幾個月甚至幾年內公司業績與股票價格無關。但長期而言,兩者之間100%相關。這個差別是賺錢的關鍵,要耐心並持有好股票。
(6)你必須知道你買的是什麼以及為什麼要買它,“這孩子肯定能長大成人”之類的話不可靠。
(7)遠射幾乎總是脫靶。
(8)持有股票就像養育孩子,不要超出力所能及的範圍。業餘選手大概有時間追蹤8~12家公司。不要同時擁有5種以上的股票。
(9)如果你找不到一支有吸引力的股票,就把錢存進銀行。
(10)永遠不要投資於你不了解其財務狀況的公司。買股票最大的損失來自於那些財務狀況不佳的公司。仔細研究公司的財務報表,確認公司不會破產。
(11)避開熱門行業的熱門股票。最好的公司也會有不景氣的時候,增長停滯的行業裏有大贏家。
(12)對於小公司,最好等到它們有利潤之後再投資。
(13)如果你想投資麻煩叢生的行業,就買有生存能力的公司,並且要等到這個行業出現複蘇的信號時再買進。
(14)如果你用1000元錢買股票,最大的損失就是1000元。但是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你可以獲得1000元甚至5000元的收益。個人投資者可以集中投資幾家績優企業,而基金經理卻必須分散投資。持股太多會失去集中的優勢,持有幾個大贏家終生受益。
(15)在每個行業和每個地區,注意觀察的業餘投資者都能在職業炒家之前發現有巨大增長潛力的企業。
(16)股市的下跌如科羅拉多州1月份的暴風雪一樣是正常現象,如果你有所準備,它就不會傷害你。每次下跌都是大好機會,你可以挑選被風暴嚇走的投資者放棄的廉價股票。
(17)每個人都有足夠的智力在股市賺錢,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必要的耐力。如果你每遇到恐慌就想拋掉存貨,你就應避開股市或股票基金。
(18)總有一些事情需要操心。不要理會周末的焦慮和媒介最新的恐慌性言論,賣掉股票是因為公司的基本情況惡化,而不是因為天要塌下來。
(19)沒有人能夠預測利率、經濟形勢及股票市場的走向,不要去搞這些預測。集中精力了解你所投資的公司情況。
(20)分析3家公司,你會發現1家基本情況超過預期;分析6家,就能發現5家。在股票市場總能找到意外的驚喜——公司成就被華爾街低估的股票。
(21)如果不研究任何公司,你在股市成功的機會,就如同打牌賭博時,不看自己的牌而打贏的機會一樣。
(22)當你持有好公司股票時,時間站在你這一邊。你要有耐心——即使你在頭5年中錯過了沃爾瑪的股票,但在下一個5年它仍是大贏家。
(23)如果你有足夠的耐性,但卻既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與精力去自己搞研究,那就投資共同基金吧。這時,投資分散化是個好主意,你該持有幾種不同的基金:增長型、價值型、小企業型、大企業型等。投資6家同類共同基金不是分散化。
(24)在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美國股市過去10年的總回報排名第八。通過海外基金,把一部分投資分散到海外,可以分享其他國家經濟快速增長的好處。
(25)長期而言,一個經過挑選的股票投資組合總是勝過債券或貨幣市場賬戶,而一個很差的股票投資組合還不如把錢放在坐墊下。
作為一個成功的基金管理人,彼得·林奇對普通投資者如何投資基金、如何挑選基金也給出了很好的建議。
基金投資法則一:盡可能投資於股票基金
從證券市場的長期發展來看,持有股票資產的平均收益率要遠遠超過其他類別資產。因此,如果一個投資者把投資作為家庭長期財務規劃一部分,追求長期的資本增值,就應該把可投資資金盡可能購買股票類資產。對基金投資者來說就是盡可能投資於股票基金。
基金投資法則二:忘掉債券基金
彼得林奇有兩個理由:理由一與法則一相同,即從資本增值的角度看,債券類資產收益遠不如股票;理由二,如果投資者青睞固定收益,那麼不如直接購買債券。因為從實踐來看,債券基金的收益並不比單個債券更好,而購買債券基金,還要支付昂貴的申購費、管理費。而且持有基金的時間越長,債券基金相對債券的表現就越差。彼得林奇把這一法則戲稱為:“沒有必要付錢請馬友友來聽收音機”。
基金投資法則三:按基金類型來評價基金
之所以要按基金類型來評價基金,是因為不同類型的基金,在不同的市場時期和市場環境下可能會表現不同。如果因為價值型基金近期表現持續落後市場而認為該基金不佳,可能就錯過了一隻很好的價值型基金。而投資者經常犯的錯誤是,“他們總是在最需要忍耐的時候失去耐心,從價值型基金跳槽到成長型基金,其實前者正要走向複蘇而後者可能馬上開始衰落”。
基金投資法則四:忽視短期表現,選擇持續性好的基金
因為從長期來看,收益的持續性遠比一時取得收益冠軍更為重要。除非你是短期交易的天生熱衷者。投資者可以參考德勝基金評級中的收益持續性評級,這正是為幫助投資者評估收益持續性而設計的。
基金投資法則五:組合投資,分散基金投資風格
彼得·林奇認為,“隨著市場和環境的變化,具有某種投資風格的基金管理人或一類基金不可能一直保持良好的表現,適用於股票的原則同樣適用於共同基金”。投資者不知道下一個大的投資機會在哪,因此對不同風格的基金進行組合是必要的。
基金投資法則六:如何調整基金投資組合
已經持有一個基金組合時,如何根據市場的變化調整投資呢?彼得·林奇提出了一個簡易的一般性法則:在往組合中增加投資時,選擇近期表現持續不好的基金追加投資。注意不是在基金投資品種之間進行轉換,而是通過追加資金來調整組合的配置比例。
基金投資法則七:適時投資行業基金
所謂行業基金,是指投資範圍限定在某個行業的上市公司的基金。彼得·林奇認為:“理論上講,股票市場上的每個行業都會有輪到它表現的時候。”因此,彼得·林奇的簡單投資法則是,在往組合中增加投資時,選擇近期表現暫時落後於大盤的行業。這個原理和風格調整是一致的,投資者需要做的,是如何確定表現暫時落後於大盤的行業。
信仰有助投資。
千萬不要糟蹋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金錢。
如果相信自己的判斷,便必須堅定不移。
擁有一隻股票,期待它下個星期就上漲,是十分愚蠢的。
每隻股票背後都是一家公司,要去了解這家公司在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