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朝會(下)(1 / 2)

“陛下,”一位青袍官員,自後排出班,直聲道:“臣兵科右給事中,有本奏。”

沉默終於被打破,但隨即響起一陣疑惑私語聲。

此時可不再是青袍言官的“戰場”,隻有朝中大佬,才有資格現在出聲。

兵科右給事中雖可以封駁奏章,風聞奏事,參劾內閣,但綜歸是個七品,此時豈可妄自尊大,輕言國事?

眾人紛紛側目,轉身看去,竟然是楊漣?!

楊漣出仕就在上善之縣常熟,為縣令;後又舉全國廉吏第一,擢入六科;官聲清正,本就是東林的旗幟之一;力保先帝國本不失,又是先帝的臨終顧命大臣之一;可以說影響力之大,在東林中,僅次於趙南星這樣的魁首!

眾人一時屏息凝神,死死盯著楊漣,東林中人麵有振奮,勝利在此一舉;楚、浙、秦黨人中,卻有不少如喪考妣,好不容易鼓起一點鬥誌,轉瞬又要被撲滅了嗎?

大殿中,立時又安靜下來。

似乎絲毫沒有受到在場眾人的影響,楊漣穩穩直立。

行禮後,他抬頭直視皇帝,揚聲道:“臣以為,涉及邊鎮重臣,遣官員去遼東查看後,確認後,再行廷議為好;臣舉薦中書舍人朱童蒙前去。”說完即叩首,沒有去看殿內任何人。

從朝會開始他就在不停思考,雖然也是東林黨人,但是他並不認可現在替換熊廷弼的做法,熊廷弼若是倒了,誰能扛住遼東局勢呢?家事國事天下事,天下事必須在首位!

嘩!

大殿中再度嘩然,眾人紛紛錯愕不已,好一個楊漣!

趙南星本來逐漸自得的麵色,瞬間垮塌,殿中文武誰不知,那朱童蒙可不是東林中人!他的臉色變得難看非常,敗了,底牌盡出,內有叛徒,已無再戰之力,狠狠瞪了一眼楊漣,暗唾一聲:奸佞!

一直聲色不動的朱由校,此時輕舒了一口氣,捏緊拳頭,險勝!

但隨即,他的心又提了起來;殿中諸人,也是又靜了下來,目光聚焦在前排。

隻見閣臣韓爌,整整衣袍,移步出班,先是對皇帝行禮,然後溫聲道:“陛下,既然爭論不休,不如就從楊大人所議,另委能吏,前去遼東,而後再議,方才是老成持重之舉。”

趙南星原本已經認輸,看到韓閣老出班,又燃起一絲希望,但此刻,卻隻覺得天昏地暗,眼前一黑,險些站立不穩,不顧儀態,深吸幾口氣,方才堪堪不倒,心中頹然一片,魔高一丈啊,也不再看其他人,隻盼著快些結束朝會。

他腦中有無數的疑問在盤旋:明明是穩操勝券,小皇帝之前也是節節退讓,怎麼就突然滿盤皆輸了呢?斜眼看去,隻見左都禦史張問達,麵色也是黑如鍋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