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秋意涼(1 / 2)

秋風蕭瑟,長安街上,梧桐葉黃。

已是夕時,路上行人漸少,阮大铖漫無目的地獨自遊蕩著,看起來失魂落魄。

“完了,”眼神空洞,他喃喃自語。

“全完了!”忽然,他忽然失態大喊一聲,將路上走過的大娘子嚇了一跳“啊!”逃也似的跑開。

這一聲尖叫方才把他驚醒,呆立片刻,猛地抖了幾下,他伸手將衣袍和緊,趕忙向自己宅子走去。

也難免他失態,朝堂上不是西風壓倒東風,就是東風壓倒西風。

十月正朔的大朝會及後續,讓楚、浙、秦等黨人一時歡欣鼓舞,竟然又有幾分氣象;卻讓讓東林氣勢為之一沮,甚至戰戰兢兢:

當日,內監賞賜首輔方從哲、閣臣韓爌、兵部尚書黃克瓚、給事中楊漣;

下值前,宮中以遼東兵事緊張為由,奪情遼東巡撫周永春;

第二日,楊漣連升兩級,被擢為正六品的太常寺丞;而聽聞消息的太常寺卿,趙南星大人,隨後數日,都沒有去上差了;

又,內閣對日前東林官員提議的,召還葉向高奏折進行了重新票擬,隻說是“葉公才具天下,足以輔弼,但辭召多次,恐確為身體不適,惟請皇帝聖裁.....”雲雲。

次日宮中紅批便回,上書“待葉公身體大好即召”;卻好似忘記了一樣,對派人探視確認的安排,朱批和票擬都沒有提起。

......

朝堂上,東林黨人心中本來“穩操勝券”的廷議,遭遇慘敗,又有韓爌、楊漣,這兩個重量級的“叛徒”,如此大的朝會變故,在一天就傳遍了全京城,讓東林黨成為笑柄。

更讓眾人沒有想到,當日的出頭鳥,現世報來得這麼快:

戶科給事中史姚宗文,因巡視遼東“有功”,被遷為七品縣令,即日啟程,遠赴雲南某縣任職;不僅從京官換到地方,還去了那“瘴氣”橫行的千裏之外;據好事者說,出京的前一晚,姚大人在怡紅院醉生夢死,嚎啕大哭一場;

督察院禦史馮三元,被平調至貴州某縣任縣令;據說調令下發當日,馮禦史在都堂值班房內,失聲痛哭,張大人麵色鐵青,卻未發一語,隻是接下來的三日,都沒有去當值;

朝野之間更是瘋傳,說是督察院要“去東林化”,這古怪的說法,大家雖是沒有聽說過,但是卻瞬間意會了,隻是不知道從何人口中傳出;又有說法是“宰相起於州郡”,清流直接入閣的傳統會被廢棄,這馮三元隻是開始;不過朝野間對這種說法嗤之以鼻,隻覺首輔要對東林下手了;

又有禦史上書,建議將天下私立書院,收歸禮部管理;要知道東林“聖地”,東林書院可就是私立書院,據說是這次重點的“監管”對象,不過這封上書倒是被皇帝留中了;

.......

朝中的變故和或真或假的消息,已經把東林中人折磨的膽戰心驚,京城中“東林黨人”驟減。

而他阮大铖,吏部將他晉升為戶科給事中的條陳,半途而廢;據他相熟的吏部同年悄悄告知,是被韓閣老親自授意的。

難忍心中憤懣,抱著一絲希望,他又來到趙府,希望見一麵趙老大人,誰知卻連門都沒有進去,隻有門房冷冷地回了一句“趙大人在家養病,不便見客”。

.......

天下之大,此刻他阮大铖竟無處可去,長街上的身影,又是茫然呆立。

******

趙府中,趙家長子滿臉憂心,陪著一位郎中模樣的人從後院出來。

“許大夫,家父的病?”離後院臥房遠了,趙家長子方才輕聲問道,麵色焦急。

“趙大人洪福齊天,隻要不妄動憂思,靜心將養,將無大礙。”被稱作許大夫的郎**手回道,他常年在官宦家中行醫,倒是會說寬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