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沒有下雪,算是冬季的好天氣。
京師外城的北邊,遠看京營倒有幾麵旗幟垂著,校場中卻沒有什麼人在操練。
自開國時設置京營,含五軍營、神樞營、神機營其中五軍營習營陣,三千營習巡哨,神機營習火器,作為皇帝親掌的力量,捍衛帝都,南征北戰。
而神機營,相傳是永樂八年征交趾時,成祖朱棣得神機槍炮法,特意設置的;其後又在親征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行軍章程,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功效,成為戰場的利器,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任,主管操練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兵,是皇帝親軍之一。
但土木之變,數十萬京營兵將,連同知兵的勳貴毀於一旦;後屢經改製,現如今沿用的是嘉靖朝的體例;但戰力卻是大不如前了。
神機營其最高編製級別為營,營編提督內臣二人、武官二人、掌號頭官二人;營下編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軍,各設坐營內臣一人、武臣一人,除中軍下領四司外,其餘各領三司;每司設監槍內臣一人、把司官一人、把牌官二人......
但現在,隻剩下個殼咯,神機營左掖武臣周遇吉暗自歎氣,自己麾下六千的編製,實際也就隻有不到二千可用了,這都已經算好的了。
他麵相顯老,實際隻有三十五六,身長八尺,方臉粗眉,本是遼東錦州衛人,投軍近二十載,幾經輾轉,就職神機營;又因武技出眾,勇猛豪氣,久在軍中,雖是普通軍戶出身,也算是有小成。
今日,與其他將官“格格不入”的他,便被營中選出,來接收“鄉下兵”回營的,其他勳貴,或是背靠大佬的,可輪不上這個“美差”。
且不說多了幾千人要張嘴分餉銀,又是皇帝欽定的,難保還可能要來觀閱,不好下手占役,就是這接收、交割,這些繁雜事,那些個“少爺”、“老爺”也懶得去操辦。
於是神機營中,“精於兵事”、“勇於任事”的周遇吉武臣,便當仁不讓了。他倒不是擔心別的,就是想到這餉銀本就不足,自己屬下將士,本就將將夠發餉,衣甲兵刃,都是不足,現在又多了這三千口,可該如何是好.....
他心中歎氣,麵上卻是不顯,見校場旁營房外,站立著一個紅袍文臣,想必就是近來“聲名遠播”的徐大人了,對麵是五品文臣,自己雖也是五品,但大明文貴武賤,地位是遠不如對方的。
他趕忙上前,一邊抱拳行禮,一邊道:“對麵可是徐光啟徐大人,在下神機營左掖周遇吉,見過大人。”
來人正是徐光啟,見一昂藏武將向自己打招呼,料定必是京營中,負責接收自己所練兵卒的軍將了,倒也沒有擺什麼文臣風度,也是拱手回禮道:“在下正是徐光啟,有勞周將軍了。”
“卑職不敢。”周遇吉頓時對眼前文官心生好感,倒是個沒有架子的,嘴上謙遜幾句,轉身向後大手一揮,跟隨來的數名校尉拱拱手,向兩位大人告罪一聲,就去校場點驗、接收通州所來的三千兵卒去了。
隻一會,不遠處的校場響起一陣呼喊聲,三千通州兵也紛紛動了起來。
“我不善練兵,倒是浪費了錢糧時日,”徐光啟目視著校場中的動向,眼見就要把手中的兵卒移交,也是心生感慨道:“還望周將軍善待這些兒郎,都是鄉間淳樸漢子。”
“請徐大人放心,卑職省得。”周遇吉好感更甚,兜兜轉轉這麼多年,如此坦誠的文官卻是僅見,一個個都是看了兩本兵書,就覺得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了,卻連餉銀幾何、東南西北都是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