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兵器廠中(上)(2 / 2)

而眼前這些“技術型官員”,不僅長於實務,而且擅長西學,眼界開闊......關鍵還被各黨視作異類,正好適合成為自己在朝中文臣的“基本盤”......

“謝陛下,”李之藻先是一愣,隨即心中感動,大明對於西學大體是不支持不反對,但在科舉和官場,卻是將西學視作“奇巧淫技”,即使位高如他也難免受到冷嘲......卻不想皇帝卻是開明至此。

一旁的徐光啟和畢懋康相視一眼,麵露喜意,幾人都是“同病相憐”,相交也是不淺,見好友擢升有望,心中也很是高興。

“陛下,”徐光啟見皇帝態度和煦,不由出聲道:“李大人此次來,不僅采買了紅夷大炮和火槍,還帶來了一位精通鑄炮的佛郎機人.....”似乎擔心皇帝不喜,邊說還邊看著皇帝表情。

“哦?”朱由校微微一愣,卻是饒有興趣地問道:“卻是誰人?”

徐光啟微微側身,向後虛指示意,身著大明讀書人長衫,但身材不高,膚色也未見得白,一臉絡腮胡的番人,向前兩步,跪下叩首道:“佛郎機人湯若望,見過尊貴的大明皇帝陛下!”官話有些廣東口音,倒是也能聽懂。

朱由校看去,這番人顯老,這湯若望不知是三十還是四十了,微微頷首,方才問道:“你會鑄炮?”

“的確會,”湯若望抬頭回道,倒是沒有謙虛,他在教廷的羅馬學院學習過四年;其中就包含數學、天文、地理、機械、化學等科目,還曾聽過伽利略的講授。

前年他和教友們剛抵達香山澳,便開始精心研習中國語言文化,甚至以掌握北京官話為目標;還脫下僧袍,換上儒服,住進大明的房屋,潛心研究中原經史和倫理,遵循著前輩利瑪竇開創的“合儒超儒”的傳教方略。

而這次打聽到大明廣州官員要赴京任職,還要采買火器大炮,他便四方聯絡,主動請纓;在湯若望看來,這是一次重大的機會,可以讓教會的事業,在大明這片廣袤且人口稠密的土地上,發揚光大的重要機遇。

而且眼見大明皇帝開明,不到三十的他眼中愈發滿是熱切。

“那便留下來好生鑄炮罷,若有功績,朕不會吝惜官位和賞賜,”朱由校微微點頭,看著眼前熱切之意愈發濃厚的佛郎機人,又接著道:“隻是不得隨意傳教。”涉及外來的宗教,不得不謹慎對待,這些番夷可是沒有什麼忠義之心。

李之藻聞言也是微微失望,不過確實對在大明此類情況習以為常了;不再理會佛郎機傳教士眼中的強烈失望,朱由校又對徐光啟說道:“去看看紅夷大炮的威力罷。”

“臣遵旨!”

一行人浩浩蕩蕩,向官廳而去,沿途行禮山呼之聲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