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突如其來(1 / 2)

六月初九。

宣武門內,與京營相對的另一側,便是近日來聲名鵲起的首善書院了;平日裏此處本是“往來無白丁”“鴻儒議論國事”,今日卻被裏三層外三層,看熱鬧的人群給圍住了。

前來的五城兵馬司的差役兵卒,一個個默不作聲,小心翼翼地給門上貼上封條。

一邊是萬曆後期至今都“聲勢赫赫”的東林黨,一邊是正“當國”的首輔黨,還有那齊黨魁首,右僉都禦史亓大人親自坐鎮.....實在是兩邊都吃罪不起,此處可不是巡視京城的五城兵馬司,能耀武揚威的地方,隻能夾著尾巴作人了。

書院門外,一身紅袍,滿臉冷肅的亓詩教眯著眼看著一眾“意難平”的東林士子,也之事不出聲,今日那些大理寺下令,暫封首善書院,他卻是來“監工”的。

往日裏那些在此“高談闊論”的東林大佬,已經不見了蹤跡,想必這幾個留下來的年輕士子,也是受了叮囑,一副敢怒不敢言的模樣,要是換了往日,亓詩教必定是言語挑撥幾下,將事情鬧得更大。

但此刻他卻是知道多做無益,畢竟“恩師”的意思是此事不要波及太廣,先以“書院案”反擊,一改被動挨打的情形,穩住朝中局勢為先。

不過,若是這些個士子不長眼,他倒是不介意趁機拿下幾個功名的,心念一動,又是冷冷地掃視著眼前的士子,眾人耳旁隻有看熱鬧的京中百姓的議論聲傳來。

“喲,今兒個是怎麼了?這些個文曲星被官府查辦了?”

“嗨,我就說一個個平日裏趾高氣揚的,原來是違禁的書院呐.......”

“可不,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

“哈,一個個看著倒是道貌盎然。”

......

周圍的議論愈發不堪,亓詩教緊緊地盯著眼前的士子們,就看哪個小兔崽子不知天高地厚了!

“你們!”果不其然,一個士子麵上漲紅,就要出聲。

“別說話,我們走!”但語聲未落,便有一旁的士子將其扯了兩下,目光交錯,然後憤憤離開。

哼,算你們識相,要不然這事鬧大了,江南的東林書院都給你們封了,亓詩教冷冷地想著,但這事才剛剛開始呢。

就如一陣狂風吹過,兩日前,在那阮大铖的“帶路”下,準備妥當的他以妄議國事,私設書院為名,上書天子彈劾首善書院不法,赤焰正高的東林,宛如被一盆冷水澆頭,猝不及防之下,應對失措,好無力度的打起口水戰。

此事沸沸揚揚鬧到禦前,大理寺楊漣也隻能上書“當依朝廷法度”,天子輕飄飄的一句“交付大理寺辦理”,便已注定了這間聲名鵲起的書院的命運,也讓東林的聲勢為之一滯。

烈日下,亓大人隻覺渾身舒泰。

******

離首善書院不到兩裏的孫府,位於長安街西側,坐南朝北,近兩畝,很是不小;東首為船廳,其西有天井,天井北建有花廳數間,左右空地堆黃石假山,又有花圃等雕花月梁,倒是顯得雅致。

今日下值,院中正中的花廳中,案幾上擺放的茗茶,似乎也沒有動過,新晉的孫部堂麵色沉鬱,與張都堂對坐無言,又有蟬鳴聒噪,讓人更是煩悶。

“方從哲辭表,皇帝已經退回了?”半晌,孫慎行終是沉聲道,語氣中有壓抑不住的憤懣。

張問達麵色不變,隻是眼中稍微一黯,微微點頭。

嘣!

“這個匹夫!”忍不住輕拍案幾,孫部堂咬牙道,原本如麵團一般,任自己揉捏的方從哲,這幾日竟是連連出招,針鋒相對。

前日,先是數位禦史上書參劾趙南星,戀棧權位,多時不去當值,延誤公事,本就已經上過辭表的老大人,隻得抱病,第三次上辭表......讓氣勢大盛的東林眾人為之一滯。